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一、选择题
1.勤奋和善于钻研是牛顿的性格,有人评价他在大学时代取得的某项成就时说:“即使牛顿没有别的成就,仅这个也足以使他在科学史上留下不朽之名。”该人所评价的牛顿的成就是( )
A.提出二项式定理
B.制成折射望远镜
C.发现天体运行规律
D.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注意本题的关键词“大学时代取得的某项成就”。大学时代的牛顿,提出了数学上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故选A项。
【答案】 A
2.下列关于牛顿在光学方面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B.正确解释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C.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折射望远镜
D.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解析】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造者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
【答案】 A
3.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过:“不会产生两个牛顿,因为要发现的世界只有一个。”牛顿所发现的“世界”是指( )
A.微积分
B.反射望远镜
C.光的色散原理
D.三大运动定律
【解析】 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提取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中微积分理论与莱布尼茨的理论几乎同时提出,不符合“只有一个”,故不选,同理B、C两项也不符合“只有一个”的限制。
【答案】 D
4.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解析】 A项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意义;B项是量子力学的意义;C项是相对论的历史意义。D项准确概括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答案】 D
5.右图是《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书影。此书出版的最重大意义是( )
A.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万物说
B.建立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C.标志着近代物理学正式诞生
D.推翻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解析】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6.之所以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因为( )
A.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B.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C.是人类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
【解析】 牛顿力学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关键在于它是人类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答案】 C
7
右图为英国纪念牛顿《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出版发行300周年的邮票,邮票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背景就是一只红色的大苹果。这张邮票( )
①肯定了牛顿的伟大成就 ②突出了牛顿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③承认了科学研究中的偶然因素 ④强调了万有引力定律完全是牛顿个人勤奋探索的成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科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创新成果,不能说完全是牛顿一个人探索的结果,选项④错误。而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表明①②③正确,故应选B项。
【答案】 B
8.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的台词应是
( )
A.“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B.“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解析】 题中涉及四句名言,只有A项是牛顿所说。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几枚不同国家发行的有关牛顿的邮票
材料二 下面一组材料是对牛顿的评价:
让人们欢呼人类曾经诞生过一位堪称伟大作品的人物。
——牛顿墓碑题词末句
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蒲伯
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爱因斯坦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发现呢。
假如我有一些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牛顿的自我评价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牛顿一生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伟人的生平事迹的概括及全面评价的能力。要注意从其成就中总结出其高尚品质,但也要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其不足,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答案】 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科学巨匠。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科技创新。一个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产生了一个科学的巨人——牛顿。勤于动脑、勇于实践、热爱科学、献身科学、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是牛顿成为历史伟人的主观因素。经典力学体系、微积分与光学方面的建立与研究,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晚年迷恋和钻研宗教的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文字和其他神学论文。
10.(2013·保定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对《几何原本》的翻译。这部世界古代的数学名著,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公式、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有得到重视,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未能译完,以至于被埋没。明朝灭亡后,清统治者对此书并不关注,康熙大帝虽然重视西学,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有继续翻译。
材料二 牛顿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他27岁著《论用无限项方程所作的分析》,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29岁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44岁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和牛顿生活时期相当,但二者的科学贡献在当时各国反应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2)对比指出中英两国当时对待科学的态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第(1)问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牛顿则生活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2)问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最终使两国走上了相反的发展道路。
【答案】 (1)徐光启对近代科学的研究得不到重视;牛顿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地位得到尊重。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发展近代科学的动力,落后的专制体制、传统的文化政策和统治者封闭的态度;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思想解放,统治者开明。
(2)中国:不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延缓了向近代文明转化的步伐,加剧了中国的落后;英国:自然科学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