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陶渊明诗人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谥号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xún阳柴桑人。
出身于沦落的仕宦家庭。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时官时隐。后任彭泽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在他41岁时弃官归田,再没作官。死时63岁。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有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6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饮酒(其五)陶渊明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字音、语速、节奏……)朗读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字音、语速、节奏……)朗读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大意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田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田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 周敦颐《爱莲说》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苏轼《赠刘景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采菊东篱下“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王国维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南山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涧水清清流不停,南山深幽多清静 )——《诗经》
2.西汉初年,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隐居于商山,合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刘邦多次召而不至,成为当时德高望重的世外隐士。因商山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汉时,秦岭和终南山都有“南山”之称,所以便有“四皓”隐于南山之说。“南山”隐喻美丽宁静的风光,成为高情远致的意象成为归隐之地的代名词。
飞鸟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其一
(飞在外面流浪的鸟怀念原来温暖的树林,被养在池子里的鱼思念以前宽广的湖泊.)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云朵已经无心出山,鸟儿飞累了而回家。)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田园田园从这几句诗中,
你觉得诗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隐居从全诗看,诗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隐居有,为何说“无”?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隐居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苏轼《和陶桃花源》
“奇绝不可及之语” ——王安石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隐居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隐居真意是什么?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情怀诗中哪个字或词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怀?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情怀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和郭主簿bù 》陶渊明 欲辨已忘言。情怀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忘情怀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开创了田园诗体,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隐逸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之隐逸诗人之宗”
----钟嵘《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