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课件 (7)

文档属性

名称 饮酒 课件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18: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饮
酒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近来)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但未经选择编次),聊(姑且)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以供自我娱乐罢了)。
——《饮酒》序文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读诗作,感诗意读诗作,感诗意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xuānpiānshānhuányán赏诗境,悟诗情意象:包孕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物象+情意=意象意境: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陶渊明
出身于沦落的仕宦家庭,他29岁出仕,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却很短,时官时隐。在任彭泽令83天后,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在41岁时弃官归田,再没做官。赏诗境,悟诗情菊
(1)“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 —周敦颐
(2)“秋菊有佳色,裛(yí)露掇(duō)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陶渊明《饮酒》(其七)
裛(yí ):沾湿 掇(duō):拾取 英:花
泛:纵情饮酒 此:菊花 远:使远 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南山
(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
(涧水清清流不停,南山深幽多清净。)
(2)西汉初年,东园公等四人隐居在商山,合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多次召而不至,他们成为当时德高望重的世外隐士。汉时,商山有“南山”之称,所以便有“四皓”隐于南山之说。
飞鸟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2)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七)
群动:指各种动物 息:止息 啸傲:言动自在,无拘无束
得此生:指得到人生的真谛,即悠闲适意的生活品 读 文 字感 悟 文 学了 解 文 化 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俄)别林斯基鉴诗风 识诗人1.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
2.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归园田居》(其二)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一位远离喧嚣的诗人
一位采菊东篱的雅人
一位安贫乐道的文人
一位崇尚自然的农夫推荐阅读:
文:《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诗:《归园田居》
《饮酒》
《读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