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36:41

文档简介

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2学情分析:
文章歌颂母爱,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极易引起共鸣。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文章,激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感恩之情。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托物抒情的写法,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阎维文)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画面,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对,母爱,如春雨润物无声,如太阳和煦温暖。歌唱家用优美的歌声赞美母爱,那作为现代文学家的冰心又用怎样的语言来歌颂这份浓浓的母爱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散文诗《往事》之七,这篇文章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荷叶 母亲》,我们一同去欣赏那感人至深的场景吧!(板书课题 :荷叶 母亲 作者 )
(点评:用优美的歌曲营造氛围,用动人的话语感染学生,这样就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为深入学习奏响前奏。)
活动2【活动】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二、作者简介(展示播放冰心画像及简介)
冰心同学们了解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活动3【讲授】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三、了解本文体裁,出示学习方法。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本文是散文诗,散文诗具有散文的表现力和诗的意味。因此,根据散文诗特点及提前发给大家的自学导学案,我们今天按照听、读、品、悟、赞、做六个步骤来学习。
(一)、听:花开菡萏
(1)、请大家用心聆听朗读,拿起笔勾画出难读的字或难理解的词。(播放课文视频朗读)(2)、注意体会朗读时的语调、语速及感情的变化。
朗读播放后
(1)、检测字词:(播放幻灯片 注音解释)
(2)、先抽学生谈朗读方法,然后老师明确朗读要求。
朗读方法 语速:不紧不慢 语调:柔和舒缓
(二)、读:出水芙蓉
1、自由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的朗读。
2、比赛朗读: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组织学生从感情、声音、停顿、语速、语调和重音等方面进行点评)
3、思考:听了刚才精彩的朗读,你的眼前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在其间汩汩流淌?
明确: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在其间汩汩流淌。
(三)品:莲影绰约
1、这爱意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还是借景来表达的。本文借的景是什么?
明确:借莲来表达情感 ,写了莲花和荷叶。
2、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出具体描写莲和荷叶的句子。找同学读一读,老师再次适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文中写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样子怎样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
一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心情:烦闷
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倚斜
心情:不适意
三看红莲
环境: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4、风雨中,红莲躲在荷叶的怀里好幸福。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哪些词语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保护?
明确:“慢慢的倾侧”、“覆盖”这些词语写出了勇敢慈怜的荷叶对红莲的呵护。
活动4【讲授】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四悟 :荷韵悠长
1、看到荷叶护红莲的举动,作者因此“深深的受了感动”,哪句话是作者不由得发出了心声?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你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心声?请从修辞,写法,情感,作用等多角度赏析。
明确: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以花喻人,托物寄情,赞颂了纯洁无私的母爱。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深化文章的中心。
3、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
明确: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即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倚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自然而贴切!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活动5【讲授】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五赞: 红荷咏怀
1、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常用这种手法反复加以歌颂:请欣赏下面三首小诗:(出示课件,学生齐读三首小诗)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
是系在心头的线。
拉得越久越远,
心就越痛。
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容
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今中外,人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母爱,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母爱的诗句或名言呢?
学生发言。
3、学了本文,我们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背着女儿上大学的冉冬秀,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儿子的朱桂枝,常年背两个女儿上学的郭青梅……或许你我的身边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撼动人心的事情,但母亲对我们的爱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请谈谈你身边的母爱。
学生谈母爱的感受。
4、爱要说,爱更要做,请拿起你的笔,发挥你的想象,以具体的形象作喻,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传递你的小小心愿吧!
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寸草的心愿,虽不能报答如春晖般温暖博大的母爱,可却因这心愿的真挚和纯净,带给了母亲最温馨的幸福。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5、拓展阅读:欣赏冰心的《纸船》,再次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作者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活动6【活动】文笔精华:《往事》之七教学设计
六、做:红荷报恩
作业布置:
1、请你仿本文借物抒情写一篇母亲的赞歌。
2、请你回家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吧!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课外阅读推荐: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 的“荷叶”。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板书:
荷叶 ———— 母亲
护 爱
红莲 ———— 儿女
借景抒情
课件33张PPT。荷叶 母亲母亲冰 心荷叶母亲导学案.doc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用曼妙的文笔,抒写她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甜美生活的回忆。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凝结在美的意境之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行云流水般的倾吐中,闪射出智慧的光华。《往事》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学习步骤:听赞悟品读做文题为《荷叶母亲》
听要求:
(1)、请拿起笔勾画出难读的字或难理解的词。
(2)、注意体会朗读时的语调、语速及感情的变化。花开菡萏菡萏:
攲斜:
荫蔽:
姊妹: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倾斜,歪斜。①(树叶)遮蔽 ②隐蔽。
hàndàn qī xié
Yīn bì zǐ mèi 姐妹。字词积累文题为《荷叶母亲》
听花开菡萏朗读方法
语速:不紧不慢
语调:柔和舒缓文题为《荷叶母亲》
读1、自由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饱含深情的朗读。
2、比赛朗读: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
3、读后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在其间汩汩流淌?出水芙蓉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母爱品1、这爱意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还是借景来表达的。
本文借的景是什么?
2、默读课文,勾画出具体描写莲花和荷叶的句子。
莲影绰约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品
3、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作者在风雨中三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如何? 红莲的样子怎样?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
莲影绰约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开满 亭亭烦闷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左右欹斜不适意不宁的心绪
散尽 感动雨势并不减退,
雨点不住的打着不摇动
品4、风雨中,红莲躲在荷叶的怀里好幸福。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哪些词语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保护。
莲影绰约 “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慢慢的倾侧覆盖勇敢慈怜悟1、看到荷叶护红莲的举动,作者因此“深深的受了感动”,哪句话是作者不由得发出了心声 ? 荷韵悠长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你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心声。请从修辞、情感、作用等多角度赏析。
悟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以花喻人,托物寄情,赞颂了纯洁无私的母爱。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深化文章的中心。荷韵悠长荷叶护莲母亲呵护儿女
感激、赞美母亲借景抒情:即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
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欹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摇动,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3、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悟荷韵悠长赞(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红荷咏怀 《繁星》《春水》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请欣赏下面三首小诗:
(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二)
小小的花,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赞1、古今中外,人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母爱,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母爱的诗句或名言?红荷咏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赞1、或许你我的身边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撼动人心的事情,但母亲对我们的爱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请谈谈你身边的母爱。红荷咏怀赞红荷咏怀2、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传递你的小小心愿吧!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仿写: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吐露心声
母亲啊,你是_____,
我就是______,除了你,

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_____,
我就是__________,
除了你,_________?
一把雨伞伞下的孩子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绵绵春雨贪婪吮吸雨露的幼苗谁能让我茁壮地成长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拓展阅读:欣赏冰心的《纸船》,再次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做纸船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作者借助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念母亲 纸船 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面,委婉地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做做课下作业:
1、请你仿本文借物抒情写一篇母亲的赞歌。
2、请你回家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吧! 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课外阅读推荐: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红荷报恩
结束语: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母爱无处不在。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床头的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的“荷叶”。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