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雪》的独特之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生能较为准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并能对观点进行比较、辨微。在了解文学评论一般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学会评论文章。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本课由四篇文章组成,适宜进行整体教学,因为这样便于进行比较,便于整体阅读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四篇评论文章,按浏览——把握观点——精读比较与辨微——集中讨论问题——总结归纳“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内涵——写简单的文学评论这样的过程展开教学。
3重点难点
能找出相关观点并能区分其认识角度的异同。
4教学过程
初读——领会文讨论——提出、分析并集中解决共性问题
教师指导语:刚才在浏览文章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就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上记号,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拿出来,放在学习小组里讨论解决。
要求:边讨论边做好记录,各小组组长把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写在投影纸上。(老师也可提出问题) www.21-cn-jy.com
1、小组讨论,并作好记录。教师巡回并参与到同学讨论中来。
2、集中几个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
如:A:江南的雪作者采用了工笔彩绘写法,朔方的雪作者采用写意泼墨法,这样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有什么好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学了这四篇评论文章后,你如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
C:在这四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要能说出有独到的见解)
D:你对鲁迅的《雪》有没有不同于作者的体会和认识?讲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
全班讨论后明确:A:写江南的雪,或形容,或比喻;或写色彩,或状形态,或暗示香气;或写静态,或写动态;或写实,或虚写,总之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是运用工笔手法所致。在写朔方的雪时,采用写意手法,运用粗线条集中勾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点和“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动态。这样工笔和写意相结合,构成了迷人的艺术境界。
B:说的是读文章、评价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所取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每个人的个性、阅读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经历、学识等都存在差异。所以人们对同一篇文章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21cnjy.com
C:略,鼓励有创意表达。
D:此题为后面做文学评论作一个铺垫。
归纳——引导学生探究写好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 学习了鲁迅的《雪》和后面四篇评论文章,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如下要点。 21·cn·jy·com
基本要点:
一、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前提、基础)
二、有真知灼见。(避免人云亦云,肤浅平淡)
三、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防止大而空)
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的说教)
五、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
六、结构要明快。(不可勉强、画蛇添足)
七、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