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九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56:45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二十九课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1.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激情导入 【课题解析】
“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待赏雪地点;“看雪”是欣赏雪景,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地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自主预习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 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
代表作品 《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生字注音
毳(cuì)   凇(sōnɡ)   沆(hànɡ)
砀(dànɡ) 更(ɡēnɡ)定 芥(jiè)
喃(nán) 拏(ná)自主预习?一词多义自主预习?一词多义自主预习?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古今异义:
是日更定(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词,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酒杯。今义:白色)自主预习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述了湖心亭的奇遇。
(2)朗读课文,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西湖。天气情况: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自主预习合作探究1.“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是”字怎样理解?(是代词,这。)合作探究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为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合作探究4.找出文中白描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作白描。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合作探究5.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足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迁移拓展 比较课文与柳宗元的《江雪》在写法上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课堂小结课文的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山水,寥寥几笔,却能传达出景物的神韵。在课外试着用白描手法写一种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
特征来写。另外,课外可搜集一些描写西湖的古诗文,学习古人的描写手法。尝试完成作业。反馈训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