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回家路上 教案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2、3、4、5的乘法口诀巩固
2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所学的2、3、4、5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在情境中巩固2~5的乘法口诀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乘法口诀的的意义,理解以及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5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根据教师自己从学校回家路上遇到的有关乘法的问题导入新课)
师:认识那么久,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在哪里?要想知道得接受老师的挑战帮助老师解决回家路上的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敢吗?
师:(ppt出示学校门口南北两边的减速带)一共多少条减速带?你是怎么想的?用了哪句口诀?
师:(继续出示回家路上经过的四个红绿灯路口指示牌上的三个导向灯,左转右转和直行)问:四个路口一共有多少个导向灯?如何列式?用了哪句口诀?并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师:(到达老师所在的小区了,金蝉小区)问所在楼有六层,每层有三户人家,请问一共有多少户人家?怎么那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以后有机会欢迎你们到老师家做客!刚才老师带你们去了老师住的地方,今天还要带你们到动物学校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见到它们吗?(ppt出示主题图并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生:兴趣浓厚,接受挑战
生:学生有极大的好奇心,很快进入状态思考并快速用乘法口诀计算。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找数学信息
师: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图中把同类的圈在一起,然后在每一类中写出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并用几个几表示吗?(师提醒学生观察要用心要有序并板书)
师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引导,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即使有学生回答不上来,也要发现其他有优点给予鼓励。
2.提出问题
师:最近学了乘法,你能不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按一定顺序找数学信息
生汇报交流,自由说
生独立思考
师找一人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一问题进行详解。
比如:随机板书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师:怎样列示?为什么这样列式?表示几个几?(若有生说出加法算式师追问: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哪种方法简单?为什么?让 学生明白乘法的简便性及必要性)
师:得数是多少?用了哪句口诀?
3、同桌合作,解决其它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一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吗?现在同桌合作,一人提问题,另一人快速说出乘法算式以及所用的口诀吧!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多,用时5分钟
师总结:刚才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用乘法口诀解决了那么多数学问题,很精彩,给自己一个鼓励吧!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乘法的两种意义
师:请仔细观察,在刚刚提出的问题当中,有2个问题,它们的列式是一样的,都是2×6或者6×2,请问这个算式解决的是情境图中的哪两个问题?
师:在这两个情景中2×6=12中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师总结:一个乘法算式有两种含义,在具体的情境中可能不一样,一定要分清!
5、师:2×6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
师 :你还可以提出一个不用这个算式解决的其他数学问题吗?
生汇报:3×5 或者5×3
5+5+5
生:三五十五
生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师有选择性板书
生思考并回答: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一共有多少只狐狸?
生思考讨论,前者表示6个2,后者是2个6
生思考并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41页第1题巩固本课重难点
(1)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2)如何列式?用了哪句口诀?
(3)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用5×3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四、小结
配乐欣赏美丽的校园和熟悉的教室中有关乘法数学问题的图片。
1、师边解说边提问
2、师小结: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就一定会发现数学之美,生活之美!
边欣赏边回答交流
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回到教室找信息。
课件12张PPT。5.6回 家 路 上学校大门南北2边,每边有2条减速带。4个红绿灯路口,每个路口有三个导向灯。有6层,每层有3户人家。5553个5看图回答问题。(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一包饼干5元,一瓶矿泉水2元,一块蛋糕3元,一瓶果汁4元。(2)买7瓶矿泉水需要多少元7 X 2 = 14 (元) 答:买7瓶矿泉水需要14元。(3)算式 5 X 3 = 15可以解决什么问题?① 买3包饼干要多少元? ② 买5块蛋糕要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