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分香蕉 教案
1教学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解决平均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不仅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问题,而且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今天我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分香蕉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
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课件)你来想一想猴妈妈应该怎样分?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根香蕉一个一个地分给大宝和二宝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来分呢?是有的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认识除法算式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来分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2=6(根)。
(课件出示)12÷2=6(根)
(1)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那么除法同样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除号
继续看12÷2=6这个算式。我们前面认识了除号。我们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请你注意看除号怎么写。
(出示课件)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各点一个圆点。两个圆点离横线的距离是一样的。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你拿笔动手也写一写除号。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2)请你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除法算式请读一读。
15÷5=3 8÷2=4 8÷4=2
我们听听小露是怎样读的。
(出示课件录音)小露:15除5等于3。小露读的对吗?不对。
正确的读法是15除以5等于3。
(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5÷5=3 8÷2=4 8÷4=2 各部分的名称。
3、探究其它分法
(出示课件)大宝和小宝正准备吃香蕉,邻居的猴妹妹来了。现在12根香蕉要分给三个小猴了怎么办?
平均分成3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
12÷3=4(根)
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猴们去吃香蕉,猴妈妈准备把篮子里的12个香蕉,装在盘子里。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刚才的分法用算式怎样表示
12÷4=3(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它和前面的几个算式的分法一样吗?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
1、帮小猪分苹果
小猪要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苹果?
2、课后练一练1、2、3、4题
活动4【作业】四、全课小结,归纳新知。
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获,你们呢?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
学习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学会了写、读除法算式,记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14张PPT。分 香 蕉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大宝小宝12根6根6根12÷2= 6(根)15 ÷ 5 = 38 ÷ 4 = 28 ÷ 2 = 4读一读读作:15除以5等于3。读作:8除以2等于4。读作:8除以4等于2。读作:15除5等于3。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12 ÷ 3 = 4(根) 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8÷2=4(个)平均分成2堆,每堆有几个苹果?1.圈一圈,填一填。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8÷2416÷442×6121212344124331262236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