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九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
激趣导入
登上月球
深入海底
因特网
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引用的含义深刻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初读感知
程
chéng
赖
lài
耕
gēng
哲
zhé
潜
qiǎn
bó
舶
初读感知
依赖 农耕
潜水 船舶 哲学
初读感知
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外。
腾云驾雾: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
初读感知
qí 奇怪
jī 奇数
奇
便
biàn 方便
pián 便宜
多音字
初读感知
开篇点题,陈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
2
3
4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精读感悟
运用对比和具体事例揭示科技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
科技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在这里“呼风唤雨”比喻人类20世纪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精读感悟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用设问句的形式更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
精读感悟
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技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 )和(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精读感悟
发现是指原来有,被找到了。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
发明是指原来没有,被制造出来。
发现
发明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爱迪生( )金属丝通电后会发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 )了电灯。
2.科学家(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于是( )了雷达。
发现
发明
发现
发明
精读感悟
自由默读第3、4段,思考:
(1)从第三段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来读一读。
(2)文中有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精读感悟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几个“没有”写出了人类在农耕社会的生活情况,表现了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距很大。
精读感悟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原指神话中看的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这里指人们想象中超自然的能力,这种说法很形象,鞠拓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
精读感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
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
精读感悟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在这里,“春风”指的是科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美好春天,“梨花”指无数的发明创造。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精读感悟
有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发现: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发明: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呢?
发明和发现虽然都是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但作者还是准确的将它们分开说明,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作者为了说明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把“20世纪前后人们生活的不同”进行比较,并且列举了科技成就的例子,这些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表达取得很好的效果。
精读感悟
“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英国数学家波特兰·罗素是怎样评价科学技术?
精读感悟
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理解: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我们要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要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1
2
了解了20世纪以来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课堂总结
2. 辨一辨,再组词。
驾( ) 幻( ) 核( )
架( ) 幼( ) 该( )
驾车
幻想
核弹
打架
幼儿
应该
课堂练习
3. 根据课文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 )的( )社会。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 )和( )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自然
农耕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课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长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并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作业布置
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设计
爱科学
学科学
探索科学
科技使呼风唤雨成为现实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赖、耕、潜、舶、哲”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出乎意料、腾云驾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词句和资料展示体会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
【教学方法】
引导法、品读词句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怎么样,有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生活呢?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吧,看看视频中的生活,你想实现吗?(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未来的生活,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已经很高科技了,相信古人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2.那就让我们看看现在我们所达到的生活吧。
(点击播放幻灯片3,出示图片一)
我们可以登上月球,去研究月亮了,是不是很难想象。
(点击幻灯片,出示图片二)
我们还可以深入海底,去探索海底的秘密,是不是很神秘。
(点击幻灯片,出示图片三)
这张图片是因特网的,就是我们现在不用出门就可以从网上了解各种新闻,还可以和很远的朋友面对面似的聊天,还可以从网上买到你想要的东西,是不是很神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像我们介绍了现在科学技术的威力。
(板书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引用的含义深刻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总结整理:这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2-1-c-n-j-y
3.出示带音生字:赖、耕、潜、舶、哲
学生自由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4.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依赖 农耕 潜水 船舶 哲学
(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5.理解重点词语: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外。腾云驾雾: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www-2-1-cnjy-com
6.学习多音字:奇:qí(奇怪)jī(奇数);便:biàn(方便)pián(便宜)。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都描写了哪些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开篇点题,陈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段):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第3、4段):运用对比和具体事例揭示科技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部分(第5段):科技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段。师生评价。
2.理解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在这里“呼风唤雨”比喻人类20世纪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出处:21教育名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2段。师生评价。
2.教师讲解什么是设问句: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3.你能找出本段中的设问句吗?你觉得用设问句好不好呢?(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好。用设问句的形式更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版权所有:21教育】
4.填空并回答问题: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技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发现是指原来有,被找到了。例如,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发明是指原来没有,被制造出来。例如,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爱迪生(发现)金属丝通电后会发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发明)了电灯。
(2).科学家(发现)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于是(发明)了雷达。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3、4段,思考:(1)从第三段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来读一读。(2)文中有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师生交流。
你找出了哪几句好句子呢?读一读并说说原因吧。
预设一: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几个“没有”写出了人类在农耕社会的生活情况,表现了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距很大。)
预设二: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原指神话中看的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这里指人们想象中超自然的能力,这种说法很形象,鞠拓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21*cnjy*com
预设三: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引用的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又形容什么呢?
师补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是: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
(在这里,“春风”指的是科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美好春天,“梨花”指无数的发明创造。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来源:21cnj*y.co*m】
文中有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发现: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发明: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呢?
师小结:发明和发现虽然都是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但作者还是准确的将它们分开说明,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作者为了说明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把“20世纪前后人们生活的不同”进行比较,并且列举了科技成就的例子,这些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表达取得很好的效果。21教育网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五)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最后一段。师指导“依然”“不断”要重读。
2.英国数学家波特兰·罗素是怎样评价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联系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吧?(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www.21-cn-jy.com
3.齐读最后一句,畅想未来科技。
4.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示例: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我们要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要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课堂小结: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未来的科技还要靠我们去创造,未来的生活还要靠我们去打造。就先让我们再来回顾近代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或发现吧。(播放视频)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了解了20世纪以来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五、课堂练习
1.辨一辨,再组词。
驾(驾车) 幻(幻想) 核(核弹)
架(打架) 幼(幼儿) 该(应该)
2.根据课文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2·1·c·n·j·y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长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并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1cnjy.com
21·cn·jy·com
【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这篇课文开篇就点明中心,因此,教学时我先从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入手,让学生在心确立文章的中心。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指导个别词语的理解,如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及“发明和发现”等,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21*cnjy*com
科技使呼风唤雨成为现实
爱科学
学科学
探索科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g i biàn chéng kòng yī lài nóng gēng
( ) ( ) ( ) ( )
téng yún jià wù huàn xi ng guī gēn dào d lián xì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架 ( ) 核 ( ) 改 ( )
驾 ( ) 该 ( ) 玫 ( )
幻 ( ) 联 ( ) 赖 ( )
幼 ( ) 连 ( ) 懒 ( )
三、划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衣赖( ) 腾云架雾( ) 连系( ) 船泊( )
成控( ) 幼想( ) 规根到底( ) 浅入海底( )
四、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2.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四大( )”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改变 改善
1.要( )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很困难。
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 )
五、按原文填空。
八十多年后,这段话( )适用。( )20世纪的百年( ),科学的确( )了一个又一个( ),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 )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 )创造一个个( ),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例: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人类依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海底有各种鱼类发出声音。
。
2.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
七、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 ( 寄托 托付 ) 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 成果 成就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把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划去。
2.“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
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C.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呼风唤雨的世纪》答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看拼音,写词语。
改变 程控 依赖 农耕 腾云驾雾 幻想 归根到底 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文中重点词语的书写。
二、辨字组词。
木架 核弹 修改 幻想 联系 依赖
驾车 应该 玫瑰 幼儿 连接 懒惰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改和玫”,“核和该”。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幻和幼”。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联和连”,“架和驾”。
三、划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衣—依 架—驾 连—联 泊—舶
成—程 幼—幻 规—归 浅—潜
解析:衣是衣服的衣,而依赖有依靠的意思,所以是单人旁;腾云驾雾是乘着云,驾着雾的意思,所以是地下是马字的;船舶都是船的意思,所以偏旁相同;程控是程序控制的意思,所以是程序的程;幼读yòu,不读huàn;归根到底的归是归结的意思;潜入海底的潜是进入的意思,不是表示颜色淡的浅。21教育网
四、选词填空。
1.发现 2.发明
解析:发现的意思是第一次看到或知道;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有创造之意。
1.改变 2.改善
解析:改变的意思是使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这里是说性格与原来不一样了;改善是使原来的状况变得好些。21cnjy.com
五、按原文填空。
依然 回顾 历程 创造 神话 美好 继续 奇迹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海底有什么发出声音?海底有各种鱼类发出声音。
2.是什么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是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了陈述句变设问句的掌握。设问句就是自问自答,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在解决问题。
七、阅读。
1.划去:托付 成果
解析:托付的意思是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寄托的意思是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所以划去托付。成果的意思是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一般指长期辛勤工作的收获;成就的意思是业绩,事业上优良的成效,程度比成果要大,所以划去成果。21·cn·jy·com
2.B
解析:本题可以从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找答案。
3.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与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