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8 21: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冷战”兴起的背景、原因及形成过程;理解“冷战”主要是由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分歧而引发的,但根源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
(3)“冷战”中的“热战”。
(4)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以美苏国家实力势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敌为基础的,它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材料,分析认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原因。
(2)通过学习,分析两极对峙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讨论是否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认识意识形态对处理国际关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2)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冷战力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难点
“冷战”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
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什么是“冷战”?“冷战”的表现有哪些?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新课学习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资本主义与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对立;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苏联则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实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视苏联为主要障碍;苏联为维护国家利益,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2)“冷战”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利益的冲突——矛盾根源。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主要原因。
(3)“冷战”的概念及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概念:(略)
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兴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加强对西欧的控制,为美国称霸世界政策服务。苏联的应对措施: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合作探究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及其相互关系
(1)“杜鲁门主义”:主要内容是在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从而实现美国的霸权。它的出台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属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
球扩张。
(2)“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同时,美国乘西欧之危借机控制西欧的意图也是很明显的。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国家与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同时使受援国被纳入了美国的控制范围。
(3)两者的关系:两者的实质都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当然,“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2.“经互会”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
(1)“经互会”与“马歇尔计划”:从功能上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了经济合作,是美苏争霸的经济工具;从性质上看,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后者是资本主义性质;从成员国主体看,前者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后者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从产生影响看,“经互会”促进了东欧经济的发展,“马歇尔计划”不仅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二、北约和华约
(1)北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美国倡导成立北约的目的是什么?
背景: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美国加快分裂德国的步伐,导致柏林危机出现,美国乘机渲染战争气氛,提出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
目的: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实质上是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服务,是“冷战”的军事举措。
(2)华约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影响?
背景:美苏“冷战”的发展,北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建立华约。
影响: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造成欧洲的分裂与紧张;美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抗、军备竞争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知识要点:
(1)北约的建立
背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美国的意图:遏制苏联;加强控制西欧。
成立:1949年,美、英、法、意等12国建立北约。
(2)华约的建立
背景:北约建立;为对抗北约。
建立: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华约。
影响:两极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3)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造成欧洲的分裂与紧张;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使世界避免了新的大战的爆发;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怎样理解美苏全面“冷战”过程中还要进行局部“热战”?
美苏之间采取“冷战”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主要是基于双方实力势均力敌;加上通过二战的深刻教训,谁都没有决心进行武力对抗。因此,在美苏对抗的最前沿——欧洲,采取了全面“冷战”的方式。而美苏对抗还表现在对亚、非、拉美的争夺中。在争夺亚、非、拉美这些“中间地带”时,不惜采取武力,发动局部战争。因此在全面“冷战”的同时,还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2)“热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朝鲜战争:以中朝的胜利而告终。它沉重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使两个朝鲜的局面最终稳定下来,给地区和平带来负面影响。
越南战争:以美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再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挫败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使美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能力相对衰弱;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的相对衰弱和西欧、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同时使苏联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
“热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知识要点:
(1)“热战”的主要表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朝鲜战争及影响。
(3)越南战争及影响。
何为国际关系格局?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因素有哪些?
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在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是国与国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两极对峙格局即在美苏两强实力相对均衡的基础上,根据美苏双方分割势力范围和世界版图的协议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
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因素:强国力量对比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强国之间利害关系和矛盾发展变化。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力等。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是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尤其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国家实力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又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美苏两国在两极对峙格局中,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扩张争霸上,导致两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而日本、西欧等竞争对手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强,两极对峙格局不断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板书设计
一、“冷战”的兴起
1.二战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美苏两强并立
2.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原因: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表现
(1)美苏全面“冷战”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与经互会成立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局部“热战”
2.影响
(1)造成欧洲的分裂与紧张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使世界避免新的大战的爆发
(4)严重破坏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