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长征》节选(第一课时)
课型
讲读
有无课件
有
回练
字词、内容概括
完成时间
10分钟
作业
作业纸(P13
–
P14
)
完成时间
25分钟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生字词。2.体会四个场景的不同氛围。
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2.体会四个场景的不同氛围。
难点
体会四个场景的不同氛围。
主要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
课堂提问及板演的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二.作品简介三.整体感知四.研读课文五.当堂回练六.布置作业一.温习旧知二.研读课文,理解主题三.难点探究四.归纳总结五.当堂回练六.布置作业
在本单元里,毛泽东用诗歌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副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萧华用歌词的形式为我们唱出了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最强音,陆定一用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翻的山——老山界的过程,王愿坚用小说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周副主席这一光辉的形象。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电视文学剧本,去欣赏一个感人至深的镜头。《长征》是王朝柱写的一个电视文学剧本,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把这个剧本搬上了屏幕,演成了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本文就是从中截取的四个场景。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泥泞(nìng)
猝然(cù)
愕然(è)一怔(zhèng)
蓦地(mò
dì) 咴咴(huī)踉跄(liàng
qiàng)
哽咽(gěng
yè)致哀
扳机(bān)
篝火(gōu)万籁俱寂(lài)
疲惫(bèi)
驻步(zhù)翩翩起舞(piān)绚丽(xuàn) 急骤(zhòu)牦牛(máo)
2.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的四个场景,小标题的设置有什么共性?明确:都是表示地点的词语。串讲:这是电视文学剧本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3.再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个镜头的内容。明确:场景一——“泥泞的草地”(战士断粮晕倒)
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场景二——草地水塘旁边(周团长舍己让面)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场景三——泥泞的草地(彭德怀割爱杀马)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战马来挽救战士们的生命。
场景四——草地之夜(指战员歌舞战饥)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1.课文中所截取的四个场景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明确:红军长征过草地时。2.浏览课文,说说四个场景所渲染的气氛一样吗?明确:不一样,渲染了一种惨烈、悲壮的气氛;第四个场景,洋溢着乐观、喜悦的气氛。
教师巡视、指导,并检查听课笔记。1.复习字词及重点内容2.完成作业纸P13——P143.预习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3.文章节选的四个场景所渲染的氛围一样吗?1.自读前三个场景,你认为哪个场景最壮烈?参考:倒在草地上的遗体,坐死倒地的小同志,拿着炒面饿死在刘少奇怀中的小战士,水塘中一顶即将下沉的红军帽……串讲:前三个场景着重反映红军过草地的艰难,渲染了一种惨烈、悲壮的气氛。2.特写串讲:文章一开头,就用了特写镜头,这是电视文学剧本的一大特色。①何为特写?明确: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②齐读开头的特写镜头,体会表达效果?明确: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③总结——文中为什么反复渲染红军过草地的恶劣环境?文章前三个场景,作者运用特写镜头,渲染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3.快速浏览“草地之夜”的场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读出了红军指战员怎样的精神?明确:“簇簇篝火映着一群又一群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体现了红军指战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人物形象①课文中主要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明确:刘少奇、彭德怀、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优秀干部周团长的形象。②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看法?明确:刘少奇——急人之急、关心战士彭德怀——杀死自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周团长——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毅然赴死。串讲: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高贵品质。1.红军战胜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明确:毛泽东从《马赛曲》中悟出了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就是从法国歌曲《马赛曲》中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舞,战胜了长征中的困难。串讲:正是凭着这种精神财富,红军指战员“不仅感到了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最美好的希望。”
2.“夕阳西下,如血的晚霞染红了无边无际的草地。”①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明确:景物描写②这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既烘托了艰难惨烈的恶劣环境,又象征性地讴歌了在悲壮的环境中升腾的革命情操,预示光明就在前头。3.战士往往视自己的战马为自己的生命,你如何理解彭总忍痛杀马的镜头?明确:彭总忍痛杀马是为挽救极度饥饿的红军战士的无奈之举。1.主题思想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2.写作特点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②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③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教师巡视、指导,并检查听课笔记。1.复习本课重点内容2.完成作业纸P15——P163.预习《枣核》,摘录重点字词。
学生聆听并复习归纳。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交流、了解。学生阅读课文,筛选字词。思考交流浏览课文,概括内容。学生思考交流。自读课文,概括归纳认真、独立完成回练内容学生根据课前复习概括归纳。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各自的感受。学生记录特写的含义。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概括归纳结合具体语句,交流看法,理解主题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归纳。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归纳交流教师归纳,学生记录认真、独立完成回练内容
课题
《长征》节选(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有无课件
有
回练
重点语句及主题的理解
完成时间
10分钟
作业
作业纸(P15
–
P16
)
完成时间
25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3.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重点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难点
1.感受经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2.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主要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
课堂提问及板演的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