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这一观点出自宋明理学家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阳明
2.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下朝廷垄断多数权益
B.郡县制下地方占据多数权益
C.分封制与郡县制应并行使用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3.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①
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
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③
市坊界限被打破
④
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A.②③
④ B.①
②
④ C.①
②
③ D.①
③
④
5.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有误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6.下列资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这是因为
A.辛亥革命没有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帝国主义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
8.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里的“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9.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研究的主题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10.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
A.促进人们思想彻底解放 B.导致法国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1.电影《鸦片战争》有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段场景: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女王维多利亚最终签署对华宣战命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专制君主,掌握国家实权
B.议会行使立法权,英王掌握行政权
C.议会拥有决策权,但需向英王负责
D.议会掌握国家实权,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12.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卡斯特罗认为
A.全球化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 B.全球化潮流应该被抵制
C.全球化时代各国应同步发展 D.全球化加剧了贫富不均
13.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A.仍然在反思十月革命 B.仍然关注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
C.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14.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有识之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西欧各国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西欧在1967年成立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5.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
A.游牧经济 B.工业经济 C.小农经济 D.商品经济
16.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7.冷战”期间,美苏在太空领域展开激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夺时,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在太空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史实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8.~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全面抗战的需要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国共合作的推动 D.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19.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出现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大跃进”时期
20.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拿破仑执政时期
21.当时人们流传着:“不剪发不算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此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2.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开展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场改革运动,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农村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推进
24.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上述材料表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A.使人们陷入绝望 B.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C.导致社会贫富加剧引发社会冲突 D.加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25.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著名经济学家”、“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从上述信息,你能联想到的是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B.凯恩斯主义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自由放任政策
26.下列哪一人物的文章曾在下侧刊物上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27.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28.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上,各阶级和派别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尽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不同,但“殊途同归”。对“同归”理解正确的是
A.提倡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29.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著作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墨经》 B.《春秋》
C.《法经》 D.《四书章句集注》
30.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这种以明亮的色彩和颤动的笔触来表现风景的画法属于下列哪一流派: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波诡云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
( http: / / www.21cnjy.com )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双方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不懈推进两国各界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杨洁篪《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2013年5月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接触?(4分)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依据材料一、二,你觉得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发展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
——引自(美)房龙著,马晗、治梅译:《房龙地理》
材料二
荷兰、英国部分历史事件表
国家
事件
荷兰
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
17世纪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印度、美洲的贸易,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英国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殖民扩张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部分科技成果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中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机械动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6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C
D
C
C
A
C
C
D
D
A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D
B
B
A
B
D
B
B
C
C
B
D
二材料解析题
31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4分)
政策:敌视新中国。方针:“一边倒”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接触?(4分)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变化:从敌视中国转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行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美国经济衰退。
(3)依据材料一、二,你觉得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发展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
3)原因:国家利益。
认识:合作共赢,友好交往
32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6分)
事件:开辟新航路。
影响: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②推进了世界性的贸易。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4分)
2)因素:①殖民扩张;②殖民掠夺;③殖民战争;④殖民贸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中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机械动力。(4分)
动力:①蒸汽机;②内燃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6分)
)认识:①科学技术和殖民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客观上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③我们应该主动融入世界整体发展的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④殖民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