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30分钟
总分:150分)
一
积累与应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dì)
听
②丘(hè)
_
③郑重其(
shì)
④相(yìng)
_成趣
2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自缘身在最高层。
(2)
,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 这是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4)如
,
,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5)某画家作了一幅名为《西湖春早》的画,欲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题在画上,你以为哪一联最合适,请写出来:“
,
。”
3.下面语段中共有三个病句,请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1)第
句,修改意见:
(2分)
(2)第
句,修改意见:
(2分)
4名著阅读(5分)
(1)“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
,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
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2)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 请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2分)
5
请结合课文《苏州园林》或《蓝蓝威尼斯》,在苏州园林和威尼斯之间任选其一,写一段导游词。(4分)
二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5分)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6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
。(2分)
7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8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1处,2分)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念无与乐者(
)
②但少闲人(
)
③水波不兴
(
)
④出于东山之上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1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4分)
12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天使也会变魔鬼(16分)
①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②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科多年生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而且因其茎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可作为轻纺工业以及造纸业的原料;葛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真是谁人不夸葛藤好!
③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项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然而其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④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城,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
⑤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做环球“旅行”,只要条件适宜,这些物种就有可能大规模扩张,抢夺“殖民地”。有科学家认为,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化学污染是惰性的,不会再生和繁殖,而且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但是当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甚至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长久的威胁。地球上大多数的湖泊和江河系统、大多数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岛屿甚至南极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⑥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环境中没有与它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使它成为“入侵者”而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大生态环境。
⑦生物入侵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又一警钟;在树种、种花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那将是又一个难以收拾的环境残局!
1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2分)
14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的加点词“吃”和“旅行”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分)
15第⑤段中画线语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3分)
16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17启东园林公司准备从国外引进一些观赏性植物来美化绿化环境,请结合本文给他们提两条建议。(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22分)
纪念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 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 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 跤。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 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 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8根据提示梳理情节。(6分)
“描述”点点→___________→又梦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愧念点点
19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析语言。(9分)
(1)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加点词角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从动作描写角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4分)
“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5分,其中含5分写字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月考答案
1
谛
壑
事
映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逸而恶劳
计利而忘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任选2句,每句2分)
第
①
句,修改意见:“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
②
句,修改意见:去掉“不被淘汰”中的“不”;(或把“以免”去掉)
第
③
句,修改意见:去掉“处心积虑”,或改成其它含褒义的合适成语
4
保尔 保尔 柯察金
从事写作 ,文学创作
伤病 绝望 精神危机
任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5
语言优美,能介绍出景物特征即可。
6.白云堆 深林
7.示例l: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示例2: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8
苏子与客/泛舟游与赤壁之下
9.①一起;
②只;
③起,作;
④从。
10.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
②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11.
(1)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
(2)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
12.A(共2分)
13.外来物种的引入虽然一时给新环境带来某些好处,但最终却会破坏那里的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14.“吃”的意思是缠绕、挤压至死。“旅行”的意思是入侵。
15.作比较,用化学污染和生物入侵作比较,突出说明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危害更大。
16
不能。“之一”是指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不止水葫芦一个,还有其他的。删掉以后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1)要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不被排斥生态系统之外。
(2)新的环境中要有能与它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不会导致生态失衡。
18.(6分)梦见点点
泪别点点
回忆点点
19.(3分)朋友
因为它是极具灵性,理解人、信赖人。(答“给予我信任,爱和快乐”或“
给予我人生的启迪”也可)
20.(9分)
(1)(3分)“熬”表示艰难忍受的程度,既暗含点点的年老,又饱含“我”对点点能否平安度
过寒冬的深切担忧。
(2)(3分)“飞奔”“跑得慢”“跑不动”写出点点不同阶段的奔跑状态,有序地浓缩点点从年轻到衰老的变化过程,表现了点点一生与我相伴的深厚情感。
(3分)不能,三个词语扣紧各自身份,将诀别时人人难过却极力抑制,狗眷恋主人的自然流露,孩子们十分悲伤却不会掩饰的情感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来。
21.(4分)“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灵魂”的幸运
世间某种美好和温暖生意的感受
及时尽力给予爱的领悟
仁慈、悲悯的博大意义的体会
尊重、善待其他生命的认知
(答出两点即可)
八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考场号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