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位于( )
A.宁夏、河南
B.陕西、山东
C.内蒙古、山东
D.内蒙古、河南
2.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从上游到下游都是“地上河”
B.黄河冬季不结冰
C.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下游
3.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四川盆地,上游多高山、峡谷
B.从河流长度、水量来看,均为我国第二大河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D.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加固堤防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4.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5.关于黄河凌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都能发生
B.只发生在冬季
C.发生在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D.发生在河水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河段
6.有关黄河流域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B.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7.关于黄河的是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B.是我国第二大河
C.上游河水泥沙含量大 D.下游为地上悬河
二、综合提升
1.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高原的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海.
(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③是______⑥是______.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平原,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黄河流经宁夏和河套水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21cnjy.com
(4)⑦和⑧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______河和______河,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______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1·cn·jy·com
(5)黄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成为举世瞩目“地上河”,试分析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和河南省的桃花峪.
答案:D.
2.解析:A、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A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B、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所以黄河冬季结冰.故B不符合题意;2·1·c·n·j·y
C、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克.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故C符合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解析:A、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故A错误.
B、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故B错误.
C、黄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故C正确.21·世纪*教育网
D、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在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D错误.www-2-1-cnjy-com
答案:C.
4.答案:D
5.解析:黄河凌汛发生在春初和冬初,凌汛发生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C.
6.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中游泥沙即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2-1-c-n-j-y
答案:C.
7.解析:A.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不是唐古拉山.故不符合题意.
B.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故不符合题意.
C.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增,而不是黄河的上游.故不符合题意.
D.黄河下游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故正确. 21*cnjy*com
答案:D.
二、综合提升
1.解析:读图分析可知: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平原,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黄河流经宁夏和河套水量减少的原因是黄河水用于农业灌溉.21教育网
(4)⑦和⑧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和渭河,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来源:21cnj*y.co*m】
(5)黄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成为举世瞩目“地上河”,原因是黄河从中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流速减慢,地势低平,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成为举世瞩目的地上河.
答案:(1)青藏;巴颜喀拉;渤;(2)河口;桃花峪;(3)黄河水用于农业灌溉;(4)汾;渭;黄土;(5)华北平原;黄河从中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流速减慢,地势低平,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成为举世瞩目的地上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3.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了解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积极参与关于黄河利和害之间的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河的治理,认识到黄河有利也有害,要正确对待才能变害为利,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重点与难点】
1.黄河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和治理措施。
2.地上河的成因。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归纳。
【课时安排】
3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诗句“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问()内应填什么?(黄河)诗句中的“海”指的是什么海? (渤海)21cnjy.com
播放视频:黄河景观图,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看到这么美的诗句和壮观的场面,你是不是对黄河更感兴趣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溯古追今,领略下黄河的风采吧!www.21-cn-jy.com
二、新课学习
(三)黄河
1.黄河概况
(1)源地、省区、归宿
活动:读图
黄河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流入的海洋:渤海
助记:黄河源流概况
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
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中。
(2)长度:全长约5 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拓展延伸: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2·1·c·n·j·y
(3)上、中、下游分界处
上、中游分界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下游分界处: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活动:读图
找到河口、桃花峪,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想一想,像哪个字?(几)
(4)水能资源丰富区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形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等许多峡谷。这些峡谷山高水深,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建立了许多大型水电站。www-2-1-cnjy-com
(5)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6)支流
活动:思考
黄河中游流经什么高原?(黄土高原)
这里有哪些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为什么这里支流比较多?(流经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
(7)水土流失严重
中游绝大部分为土质疏松的黄土分布区,由于当地植被稀少,一遇暴雨,水沙俱下,汇入黄河。这一地区是黄河供水和泥沙的主要源地,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年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6.9千克。每年下泄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肥4000万吨。 21*cnjy*com
(8)观看视频:“地上河”成因
归纳:“地上河”成因:黄河中游流经植被稀少、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带走大量泥沙。流入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2-1-c-n-j-y
阅读:“地上河”的隐患
黄河下游两岸筑有堤坝,堤坝愈筑愈高,河床也逐渐高出两岸平地。河南的开封城比黄河水面还低,黄河开封段河床高出开封铁塔所在地面13米。【来源:21cnj*y.co*m】
华北平原上的黄河是海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300多千米的“河道式”分水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堤坝决口,那么洪水将由高向低倾泻,黄河就会迁徙改道,造成巨大的灾害。
(9)汛期
降水集中在7、8月份,汛期短,还有凌汛这一特殊水文现象。
阅读:黄河凌汛
黄河在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一些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春季解冻时,上游先解冻,浮冰顺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冻,这就会造成浮冰堵塞河道、水位上涨的凌汛现象。如果浮冰切割堤岸,有可能会穿堤造成水患。发生凌汛时,经常采用爆破方法以排除险情。
2.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黄河流域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2)水能资源
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上游的水能资源约占干流的43%。目前,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站。【版权所有:21教育】
(3)水资源
黄河是北方沿岸9个省区重要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当地人民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大力发展农业,流域内的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拓展延伸:黄河沿岸有哪些灌溉农业区域?
湟水谷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4)矿产丰富
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钼、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河南、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21教育网
(5)灾害
下游河段易淤积、易决口和迁徙,引发了多次灾害。
阅读:一段回忆录
黄河大堤太高了,站在上面,可以看得很远。
在漫长的夏雨之夜,我不安地等着母亲。她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到大堤上防汛去了。母亲终于回来了,头发依然淌着冰冷的雨水。21·cn·jy·com
“河堤那么高,怎么还防汛呀?”
“河底也会长高啊,水大了,河堤还得往上砌。”
“为什么呀?”
……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不眠雨夜。
——选自 梅忠堂《凝望花园口》
一段历史资料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黄河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21·世纪*教育网
活动:思考
(1)回忆录中为什么说“河底会长高”呢?(泥沙不断沉积)
(2)河底“长高”有什么危害?(使河堤决口,引发洪涝灾害)
(3)历史上频繁的水害,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请你和同学们分别从黄河上、中、下游各段的特点出发,讨论一下黄河水患形成的成因,以及治理黄河水患的措施。
忧患: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游:多泥沙,沙土流失严重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措施:
上游:植树种草,修建大型水库
中游: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保护地表植被
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3.黄河的治理
(1)主要危害
黄河的危害,主要在下游决口改道,而根本原因是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2)措施
上、中游: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阅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的黄河干流上,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和水电站组成。水利部门通过小浪底水利枢纽人工蓄水放水,可以将泥沙冲入海洋,降低下游河床高度。21*cnjy*com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黄河干流上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助记:黄河的治理办法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
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
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
三、课堂练习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C)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2.兼跨黄河上中游、中下游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C)
A.陕西省、山东省 B.宁夏、河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 D.甘肃省、山西省
3.“塞上江南”是指(B)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4.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
①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
②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黄河的中游是“地上河”
B.黄河为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C.黄河的小浪底枢纽工程作用之一就是防洪减淤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下游修建黄河大堤
6.黄河的含沙量最大,泥沙主要来自于(B)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母亲河——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黄河的治理。)
五、作业布置
1.黄江“地上河”的成因。
2.黄河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3.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2课时)
(三)黄河
1.黄河概况
2.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黄河的治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2课时)
视频:
黄河景观
君不见()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渤海
今天,我们就一起溯古追今,领略下黄河的风采吧!
指的是什么海?
情景导入
请问()内应填什么?
黄河
(三)黄河
1.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地
流入的海洋
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
读图
活动
源地、省区、归宿
新课学习
黄河源流概况
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
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中。
助记
新课学习
全长约5 500千米
长度
流域面积
75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第二长河
新课学习
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拓展延伸
上、中游分界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中、下游分界处: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找到河口、桃花峪,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想一想,像哪个字?
读图
下 游
上 游
中
游
上、中、下游分界处
新课学习
水能资源丰富区
上游
上 游
龙羊峡
刘家峡
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新课学原
新课学习
支流
这里有哪些主要支流?
黄河中游流经什么高原?
为什么这里支流比较多?
思考
活动
黄土高原
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
中
游
新课学习
汾河、渭河
水土流失严重
绝大部分为土质疏松的黄土分布区,由于当地植被稀少,一遇暴雨,水沙俱下
黄河供水和泥沙的主要源地
黄土高原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区
新课学习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年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6.9千克。每年下泄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肥4000万吨。
新课学习
视频:“地上河”成因
新课学习
归纳:“地上河”成因
黄河中游流经植被稀少、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带走大量泥沙
流入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
泥沙沉积
形成“地上河”
新课学习
“地上河”的隐患
黄河下游两岸筑有堤坝,堤坝愈筑愈高,河床也逐渐高出两岸平地。河南的开封城比黄河水面还低,黄河开封段河床高出开封铁塔所在地面13米。
华北平原上的黄河是海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300多千米的“河道式”分水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堤坝决口,那么洪水将由高向低倾泻,黄河就会迁徙改道,造成巨大的灾害。
阅读
新课学习
开封附近的黄河—“地上河”
黄河凌汛
黄河在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一些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春季解冻时,上游先解冻,浮冰顺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冻,这就会造成浮冰堵塞河道、水位上涨的凌汛现象。如果浮冰切割堤岸,有可能会穿堤造
成水患。发生凌汛时,经常采用爆破方法以排
除险情。
阅读
汛期
降水集中在7、8月份,汛期短
有凌汛
黄河凌汛
新课学习
2.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母亲河
文物古迹丰富
文化
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
阿房宫遗址
秦始皇兵马俑
新课学习
水能资源
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
龙羊峡水电站
约占干流的43%
青铜峡水电站
新课学习
水资源
黄河是北方沿岸9个省区重要的水资源
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农产品: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
“塞上江南”
新课学习
黄河沿岸有哪些灌溉农业区域?
湟水谷地
河西走廊
华北平原
河套平原
拓展延伸
矿产丰富
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河南、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
钼、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
新课学习
灾害
下游河段易淤积、易决口和迁徙,引发了多次灾害
1933年黄河决口
1889年黄河决口
新课学习
1938年黄河决口
一段回忆录
黄河大堤太高了,站在上面,可以看得很远。
在漫长的夏雨之夜,我不安地等着母亲。她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到大堤上防汛去了。母亲终于回来了,头发依然淌着冰冷的雨水。
“河堤那么高,怎么还防汛呀?”
“河底也会长高啊,水大了,河堤还得往上砌。”
“为什么呀?”
……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不眠雨夜。
——选自 梅忠堂《凝望花园口》
阅读
新课学习
一段历史资料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黄河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阅读
新课学习
回忆录中为什么说“河底会长高”呢?
使河堤决口,引发洪涝灾害
思考
活动
河底“长高”有什么危害?
泥沙不断沉积
新课学习
历史上频繁的水害,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请你和同学们分别从黄河上、中、下游各段的特点出发,讨论一下黄河水患形成的成因,以及治理黄河水患的措施。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游:多泥沙,沙土流失严重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上游:植树种草,修建大型水库
中游: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保护地表植被
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忧患
措施
新课学习
思考
3.黄河的治理
下游决口改道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主要危害
措施
上、中游: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新课学习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的黄河干流上,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和水电站组成。水利部门通过小浪底水利枢纽人工蓄水放水,可以将泥沙冲入海洋,降低下游河床高度。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黄河干流上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阅读
新课学习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放水冲沙
黄河的治理办法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
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
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
新课学习
助记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2. 兼跨黄河上中游、中下游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陕西省、山东省 B.宁夏、河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 D.甘肃省、山西省
C
课堂练习
C
3. “塞上江南”是指(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4. 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
②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
B
5.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的中游是“地上河”
B.黄河为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C.黄河的小浪底枢纽工程作用之一就是防洪减淤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下游修建黄河大堤
6. 黄河的含沙量最大,泥沙主要来自于(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C
B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母亲河——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黄河的治理。
课堂小结
1.黄江“地上河”的成因。
2.黄河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3.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作业布置
(三)黄河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2课时)
1.黄河概况
2.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黄河的治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