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打秋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感受仡佬族人民高兴的心情。
2.了解民族歌曲的特点。
2学情分析
《打秋千》是一首三年级下册音乐书中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是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它的节奏疏密相间,密表现在下面摇;疏表现荡到空中。形象地描绘了打秋千时的姿态。歌曲旋律为五声宫调式。第1、2小节的旋律进行平稳,好像是小朋友刚坐上秋千时。接着,旋律起伏比较大,似描绘小朋友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情景。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学生们容易上口,节奏与旋律进行平稳,表现了小朋友们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起使、相互配合的韵律,同时表现了仡佬族小朋友们打秋千愉悦的心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情绪高涨地演唱歌曲《打秋千》,表现仡佬族人民的快乐生活。
2.演唱歌曲时注意下滑音的唱法。
3.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4.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叫“仡佬族”。他们历来用歌唱来伴随劳动,传授情感,娱乐生活。你们听,老师就在模仿他们打秋千时的声音。大家听听有什么特点。
2.学生聆听歌曲《打秋千》,找规律。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有节奏的和老师一起朗读下歌词。
3.师:同学门听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准确,老师再来唱一遍。
4.分析旋律结构,看谱练习演唱。
5.了解音乐知识
下滑音和换气记号
二、学唱歌曲(《打秋千》歌曲学习
1.师:刚才我们演唱的是一首“仡佬族”儿童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打秋千》,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 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 (欣赏《打秋千》
动画。)
2.学生聆听歌曲,总结教师的问题。
(1)歌曲唱出了打秋千时很高兴。有花裙、有春燕,有秋千晃来晃去。
(2)歌曲情绪欢快、热烈。
3.师:老师来唱出一声部的第一段歌词,同学们来唱二声部,唱完后你们来说说感受。请认真看谱子,要按歌谱的顺序准确地演唱。21教育网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5.学生谈感受。
(1)好像在给老师的演唱伴唱。
(2)要是唱错了结尾的音就和老师的演唱合不上了。
6.师生再次合作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7.师:我们来试着唱一唱歌曲聆听时注意下滑音
8.学生看歌谱,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9师:纠正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10.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11.学生自学歌曲后两段歌词。
12.学生分组练习演唱。
13.学生分两个声部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师:分组设计表现歌曲。
2.学生分组练习,用不同演唱形式、不同人声的组合表现歌曲。
3.师:通过刚才的学唱,同学们能总结一下仡佬族的歌曲的风格特点、旋律进行特点吗
4.比赛唱
分组比赛
请男女生上讲台唱
给予鼓励
5.学生讨论并总结。
四、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了解是葫芦丝演奏。是少数名族——彝族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一首旋律欢快、活泼的仡佬族民歌,表现了小朋友们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处使、相互配合的韵律。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都要有这种精
神。
六、课后作业
回家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