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字机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09 11: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字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得到激发,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陶冶音乐情操。
(二)知识目标
1、能够较准确地说出乐曲的旋律高低,节奏及情绪变化。
2、能准确地分辨出乐曲的主体旋律并选择自制小乐器做节奏练习。
3、能够根据乐曲节奏、旋律、情绪的不同为乐曲分段,并理解三段体的结构。
(三)能力目标
1、在感受与体验乐曲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
2、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锻炼学生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2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醒那些目空一切的孩子,告诫他们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去信息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在平日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加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为乐曲的旋律片段设计节奏练习。
2、在聆听的过程中用节奏打击表现出旋律的高低以及节奏的变化。
3、分辨乐曲的段落,理解三段体结构。
教学难点
1、听辨音乐的主题部分,在提示和换行时能准确地做出反应。
2、为主题旋律和第二乐段用自制乐器打击伴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律动导入
生: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拍击杯子律动进场。师弹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唻咪》,生演唱并且有节奏规律地拍击杯子,让杯子传递起来。
师: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普通的杯子都能发出如此神奇美妙的声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发出奇妙的声音呢?你们听!
师播放动画片段《玛丽和马克思》,背景音乐为《打字机》的第三部分,并且配上简笔画打字机,让学生联想。
活动2【讲授】授新课
1、揭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欣赏一首由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2、提问:刚才在欣赏这个片段的时候,你们听到了打字机发出了哪些声音?(哒哒哒、叮、哗)师解释老式打字机的工作原理,让生分辨这三种声音各代表什么。
3、提问:刚才打字机打了几行字?(叮一声表示打完一行,共四行)
这四行都一样长吗?哪行最长?(前三行一样,第四行最长)
长多少?(前三行数6下,第四行数10下)
4、生席地而坐,犹如一个巨大的打字机,师模仿打字员按乐曲节奏,依次敲击“键盘”数出每一乐句的拍数。生用击掌、拍击杯子及办公用品辅助完成节奏练习。
5、对比现代电脑键盘,引导生完成寻找不同的击键声,并且创编不同的击键节奏,继续为乐曲第一乐段伴奏,模仿出三种声音。
6、生寻找并创编声音节奏,为乐曲片段伴奏;
7、完整欣赏
提问:听完乐曲,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场景?
这四句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8、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情绪、速度等。
9、再次完整欣赏
提问:可以把整首乐曲分为几段?(得出A-B-A'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师在黑板上用图形谱表示乐曲。
活动3【活动】拓展
1、介绍管弦乐队相关知识,乐队的成员乐器及乐队的分布图。
2、欣赏《打字机》现场演奏,感受打字机与管弦乐队的合作。
3、欣赏体操名将莫慧兰1994年参加第十二届亚运会自由操决赛片段,她选用的音乐也是这首《打字机》,感受《打字机》与体操表演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