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打字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2、通过欣赏乐曲,体验打字员工作中的愉快心情。理解“忙而快乐着”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划分音乐段落。能够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打字机》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欣赏课,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听到打字机发出“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叮”声,这促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ABA)结构,乐曲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在今天的音乐课堂上,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样办公用品,他是什么呢 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21·cn·jy·com
(大屏幕,显示打字机图片)并有背景音乐。
生:回答。
师:这是一台打字机,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它们了。但在电脑尚未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大了。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就是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一首世界闻明的管弦乐曲《打字机》,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管弦乐曲《打字机》。www.21-cn-jy.com
三、欣赏乐曲《打字机》
1、初听全曲《打字机》
提问:
a、听了这首乐曲,你脑中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b、用肢体动作模仿。
2、复听全曲《打字机》
a、教师出示形象的乐曲旋律线。
b、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打字,当听到音乐有明显变化的时候学生做不同的动作。学生随着音乐的变化用肢体感受音乐。2·1·c·n·j·y
3、分段欣赏
(1)、播放乐曲第一乐段
师:打字机都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打字机打字的时候发出了嗒嗒的声音,每当打完一行换行时,机器会自动发出一个铃声“叮”,以提示换行,换行时需将机头倒回左边,再从左到右打字。(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师:你们觉得打字员的心情怎么样
师:请你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用快速熟练的动作模仿打字和铃声,我来表现倒机声。师生互换动作表现。
(2)播放第一乐段
学生一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旋律线一边聆听乐曲。
师:打字员打了几行字 打的字都一样长么
师:再聆听一次,看看第四行到底长了几拍
师生一起数拍子。
师:前面三次铃声都是在第几拍出现的 最后一次呢
师:同学们真聪明!
师:这是乐曲的A主题。
边哼旋律边做动作,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跟着音乐做律动。
4、播放第二乐段
师:你们听到前面乐曲和后面的乐曲是不是有明显变化了 那这个有变化的乐曲里有没有铃声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
师:这是乐曲的B主题
大屏幕出示B主题乐谱。
师:我来哼唱旋律,请大家跟我一起划旋律线。
师:大家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说说B主题与A主题有什么不同
师:如果说A主题表现打字员繁忙而愉快的工作,那你觉得B主题表现什么
师:请大家跟着音乐把打字员得意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来。
师:大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师:大家表现得真棒!
5、播放音乐全曲
师:学生看图谱(一、三乐段相似,二乐段不同,我们用这样图示表示A+B+A’。我们称它为三段体。)
a、师:我仿佛看到了打字员们愉快工作的场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再表演。
b、师生共同表演。
c、分组表演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