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歌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卖报歌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09 12:58:33

文档简介

卖报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卖报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2、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2学情分析
1、《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2、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听、奏、唱等一系列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3重点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卖报歌》曲视频,引起学生学习这首歌的兴趣。
2、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课件展示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字体,配有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讲解关于这首歌曲的作者聂耳以及他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让孩子们对报童的苦难生活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活动2【讲授】学习《卖报歌》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这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发言。
(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2、自主学习(出示课件:预习歌曲的节奏及曲谱。)
2/4
××× | ×××| ×× ××× ×××| ×× ××× | ××× ||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突破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曲谱,特别是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小节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
3、跟唱旋律(教师用电子琴弹出单音)师带生跟唱歌曲,熟悉旋律。
4、教师有感情再次范唱歌曲(学生轻声拍手打节奏心里跟唱)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5、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出示课件:播放《卖报歌》全曲。)
A、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高声的、卖力的)
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B、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C、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激动的、兴奋的)
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6、教师电子琴提示,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的三段歌词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能更好的流露情感表现,进一步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活动3【活动】表演
三、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为了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小毛头卖报纸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比一比谁唱的动听?
分男女组、组与组比赛来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4【练习】表演歌曲
四、表演歌曲
小毛头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
(设计意图:通过边跳边唱创编表演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深切地感受了报童的苦难生活和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美好明天。)
活动5【活动】小结
五、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和演唱了歌曲《卖报歌》,让我们体会到了当年小报童悲惨生活?和她相比,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课件17张PPT。卖报歌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卖报童”的原型便是她。这名小女孩姓杨,十岁,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 。有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的时候,一 小报童(杨碧君)
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车上涌下来,“小毛头”被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小毛头”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了报纸,还扶她起来,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2]?同学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 (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请同学们听一听聂耳创作的歌曲《卖报歌》,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谱,数一数歌曲有几个乐句。请同学们随老师模唱歌谱,注意音准以及前八后十六节奏的准确。请同学们试着演唱第一段歌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表现了小报童怎样的心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声音来演唱?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用中速、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请同学们试着演唱第二、三段歌词,注意吐字清晰。请同学们随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的三段歌词,以表现小报童的不同心情。请同学们试着做一个两声部的轮唱练习,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的第二小节进入,注意速度、力度的控制。请同学们根据歌词创编几个动作,边唱边表演。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小 结
《卖报歌》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它为人们展现了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带有着对光明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