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扬鞭催马跨越障碍的威武形象。
2、能用语言讲述音乐中小骑兵的故事。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2学情分析
《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是一首木琴独奏曲,乐曲为复三部式,由引子、A段、B段、A+尾声等三部分组成。表现小骑兵扬鞭催马的欢快心情以及克服困难后骑马挎枪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快豪放形象。《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 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景及小骑兵形象。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蒙古族或者蒙古大草原)
1、播放课件: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上,天高云淡,一座座蒙古包像天上的星星洒落在草原上,一群骑着马儿、挎着长枪的小骑兵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创设情景,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为后面的欣赏做好铺垫。】
活动2【讲授】感悟欣赏
二、激发想象,引导理解。
1、完整欣赏。
(1)播放全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等,出示问题,边听边思考:这首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3)乐曲中有没有听到马蹄声?你会选择哪种节奏表现马在奔跑呢?
(出示课件上的节奏)
【先整体感知乐曲,体会音乐情绪,以便更好地理解各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2、欣赏引子。
(1)播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引子部分,思考:这段音乐用了哪两种乐器演奏。马蹄声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听辨木琴和手风琴的声音。多媒体出示木琴图片,介绍木琴,并让学生听听木琴清脆、明亮的音色,进一步认识木琴。
(3)引导学生听辨马蹄声从弱到强的变化,引导他们理解这个变化的原因。
(4)启发学生用“得得得” 的声音来模仿马蹄声。注意由远而近的变化。
(5)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示美丽的大草原风光,再听这段音乐。
3、欣赏第一乐段
(1)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在大草原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谁能模仿小骑兵的动作呢?和老师的音乐一起动起来吧。(播放主题音乐)
(3)课件出示音乐主题以及节奏谱,老师弹琴,学生跟琴哼唱主题音乐。
(4)课件出示双响筒、沙棰、钹、大鼓、串铃等打击乐器。老师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你认为哪些乐器可以模仿马蹄声和马铃声呢?
【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5)小组选出代表,用身边的乐器敲击模仿。
(7)再听第一乐段,在同学用手中的乐器模仿马蹄声、马铃声,并随着音乐律动,模仿骑马动作。
【在这一片段中,通过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敲一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教师有效地加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音乐活动,把乐曲的主要内容通过初步感知——体验——说一说、唱一唱、敲一敲再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加地深刻。】
4、欣赏第二乐段
(1)播放课件,欣赏第二乐段。
师引导听赏这一段的风、雨、雷声
(2)启发学生动脑筋,用身边的打击乐器——双响筒、沙棰、钹、大鼓、串铃等尝试敲一敲,可以小组合作讨论,看哪几种最能表现这三种声音。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用沙棰模仿雨声,大鼓模仿雷声。
(4)老师启发学生动动脑筋,用身边除乐器之外的音源来代替风声。如:人声、一块布、一件衣服或一张报纸……
【启发学生用乐器之外的声音主要是鼓励他们积极发挥想象力,积极开发创新思维。】
(5)请学生敲击模仿或表演模仿,师给予表扬。
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暴风雨来到的时候,我们的小骑兵是怎样的表现?是退缩还是勇敢克服困难呢?表现了小骑兵什么样的精神?
(6)、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师趁机进行品德教育:小骑兵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敢于向困难作斗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的国家。
【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7)总结这一段音乐:情绪从舒展到激烈,前半部分表达了小骑兵欢乐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雨奋勇前进的情景。
(8)小组讨论交流:假如要我们表演这段音乐的话,你认为该用什么形式来表演好呢?
(9)再听第二乐段。根据讨论结果,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表现小骑兵纵马奔驰、克服重重困难的情景,二组模仿风声,三组模仿雨声,四组模仿雷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把小骑兵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表现出来。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对比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想象暴风雨来临时的音乐情绪,然后通过手中的乐器来表现音乐,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还教育学生要学习音乐中的主人公,不畏困难,勇敢进取的精神。整个欣赏过程中,渗透“听一听、想一想、演一演”这些手段,使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再加上体验,对音乐就有了全新的感受了。】
5、欣赏第三乐段。
(1)课件播放雨过天晴的大草原景象,播放第三乐段音乐。
(2)启发学生找出这一段与第三段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的马蹄声和马铃声是由远而近,声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而这一乐段的马蹄声和马铃声是由近到远,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同时,启发他们理解这两者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3)师总结:第三段的情绪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描绘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
(4)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声和马铃声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的音响变化。
【这一部分继续引导学生想象理解音乐情景,并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学会在对比中发现知识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动3【活动】参与表现音乐
四、参与表现音乐。
1,、同学们,你们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为下面的图片排排序吗? (多媒体播放课件的画面,全曲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给图片排序)
2、将全班分成若干组,在〈我是人民的小骑兵〉音乐声中,请一组同学扮演小骑兵,其余小组用人声(或布、衣服、报纸等)沙棰、大鼓等打击乐器,分别表现风、雨、雷等各种音乐形象,表演各个音乐段落。
【这一段的教学,主要运用“听一听、看一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运用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完整的音乐故事。最后的表演,可将这一课推到高潮。学生在这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外化成了对音乐的表现,从而将想象升华到了顶峰,体现了想象的最高潮。】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讲述了小骑兵们骑马巡逻时遇到了大风暴,临危不惧勇敢与困难作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的国家。
课件26张PPT。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听一听: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
情景?欣赏引子 听一听:
这段音乐用了哪两种乐器演奏?
欣赏引子
听一听:
马蹄声有什么变化?
第一乐段
听一听:
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唱一唱第二乐段听一听:
你聆听到了什么?你认为小骑兵在巡逻中
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乐段听一听:
力度是怎样变化?你能想象到
什么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