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件: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件: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9 18: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东方中国儒家为主流的思想体系西方希腊人文精神 “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人文精神” humanism,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尤其是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三大元素:人性、神性、超越性含义: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阶段性特征(单元基本线索)起源:
湮灭:
复兴:
发展:
成熟:文艺复兴(公元14—16世纪)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宗教改革公元16世纪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公元前5世纪)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统治(476年——14、15世纪)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一、自然哲学(约公元前7C):
二、智者学派(公元前5C):
三、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四、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神自然人一、自然哲学(约公元前7C):
二、智者学派(公元前5C):
三、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四、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从神到自然从自然到人、社会从社会到人理性的人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背景:经济、政治、思想▽认识人自己
知识即美德 ▽“吾爱吾师,吾成爱真理”
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3、文化思想:工商业社会的宽松、自由使公民的自主意识很强,思想活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提高参政水平成了每个公民的当务之急。主要原因(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1、经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海洋文明)——突出“人”2、政治:独立自主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造就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突出。智者学派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探究:以下材料反映了智者学派怎样的哲学观点? 评价:(1)积极作用:
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过去由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普罗塔哥拉 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 ——安提丰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否认存在客观的评判标准和真理法律是人为产物探究:以下材料反映了智者学派怎样的哲学观点? (1)积极:
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过去由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2)消极: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对智者学派的评价 普罗泰格拉教一个学生学习法庭辩论术。事先约定学生先付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学生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假如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教学效果不佳,那么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
该学生毕业后,迟迟不交另一半学费。普罗泰格拉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普罗泰格拉认为:如果学生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约定,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学生打输了这场官司,按照法庭裁决,他也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但学生认为,如果官司我打赢了,根据法庭裁决,则不应该交另一半学费。如果官司我打输了,根据约定,我也不该交另一半学费。
法官不知所措,无法裁决。半费之讼 知识即美德。没有知识,就无知,就缺乏美德。 《隐士和熊》(克雷洛夫)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处于同一个时代,
试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
不同点:
(1)对待知识上:
智:重视知识的实际功效(民主政治演讲) 。
苏:强调知识和道德的结合,“知识即美德”。
(2)善恶:
智:认为世间是非善恶无标准。
苏:形成了明确的善的概念,他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相同点:
研究重点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都重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精神。探究一前551-前479年 前469-前399年 探究: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探究二: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异同?①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②都重视教育,强调道德的价值;
③都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
④都代表奴隶主阶级;①孔子侧重在社会方面,从根本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②苏格拉底侧重在个人方面,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不同点: 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