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1.1命题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2比5大. (2) 3是9的约数.
(3) 若x2-3x+2=0,则x=1.
(4)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5)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不平行.特点:这些语句都是陈述句,并且可以判断真假.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思考: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2比5大. (2) 3是9的约数.
(3) 若x2-3x+2=0,则x=1.
(4)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5)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不平行.?????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
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3) (4)1024是2的10次方.
(5)1+1>3 .(6) .解: (2),(6)不是命题.(2)是疑问句.(1)、(3)、(4)、(5)是命题.其中,真命题是(1)、(4),假命题是(3)、(5).(6)是一个方程.???? 2比5大. (2) 3是9的约数.
(3) 若x2-3x+2=0,则x=1.
(4)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5)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不平行.特点:这些语句都是陈述句,并且可以判断真假.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思考: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思考”中的(3)、(5)具有的形式:“ 若 p, 则 q ”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
p叫做命题的条件, q叫做命题的结论.(3)若x2-3x+2=0,则x=1.
(5)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不平行.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解:(3)条件p:x2-3x+2=0,
结论q: x=1.(5) 条件p: 两直线相交,
结论q: 两直线一定不平行.(3)若x2-3x+2=0,则x=1.
(5)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一定不平行.适当表述之后为:
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思考:例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若一个四边形四条边相等,
则它是正方形.(3)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3) 若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平面,
则这两条直线平行.(2) 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 若一个式子是等式,则它的两边都
乘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练习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连结A、B两点.
B、四边形的对角线.
C、地上有个月亮.
D、你能帮助我学好数学吗?C练习2、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台湾是中国的.
B、太阳和月亮.
C、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D、两虎相斗,必有一伤.B练习3、先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如果是, 就找出它的条件和结论.
并判断真假.
当a>0时,
函数y=ax+b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2)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1)当a>0时,
函数y=ax+b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1) 是,
条件:函数y=ax+b的一次项系数a>0,
结论:函数y=ax+b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为真命题.(2) 是.
条件: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
为真命题.(2)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A、0个 B、1个 C、2个 D、3个C强化练习:思考题:
现有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王五在说谎,王五说张三和李四都在说谎.
请问:张三、李四、王五谁在说谎?
谁在说真话?2、命题的结构:
若p,则q 1、命题的定义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