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10 13: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通过教学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含义;
②能够用全称量词符号表示全称命题,能用存在量词符号表述特称命题;
③会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
2.能力与方法:通过观察命题、科学猜想以及通过参与过程的归纳和问题的演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问题的辨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反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合作与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加直接经验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地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质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二.新知探究
观察以下命题:
(1)对任意,;
(2)所有的正整数都是有理数;
(3)若函数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都有,则是偶函数;
(4)所有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黄种人.
问题1.(1)这些命题中的量词有何特点?
(2)上述4个命题,可以用同一种形式表示它们吗?
填一填:全称量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命题的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否举出一些全称命题的例子?
试一试: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2);
(3)每一个无理数,也是无理数.
(4),.
想一想:你是如何判断全称命题的真假的?
问题2.下列命题中量词有何特点?与全称量词有何区别?
(1)存在一个使;
(2)至少有一个能被2和3整除;
(3)有些无理数的平方是无理数.
类比归纳:
存在量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称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称命题的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判断下列特称命题的真假.
有一个实数,使;
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同一平面;
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三.自我检测
1、用符号“”
、“”语言表达下列命题
(1)自然数的平方不小于零
(2)存在一个实数,使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每个指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
(2)任何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3)
(4)
四.能力提升
1.下列命题中为全称命题的是(
)
(A)有些圆内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存在一个实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和不为0;
(C)所有矩形都有外接圆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下列全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3整除;②对为奇数.
③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A)
0
(B)
1
(C)
2
(D)
3
3.下列特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②有的菱形是正方形;③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
(A)
0
(B)
1
(C)
2
(D)
3
4.命题“存在一个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的否定为(
)
(A)存在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B)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
(C)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不等于;(D)很多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
5.把“正弦定理”改成含有量词的命题.
6.用符号“”与“”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已知二次函数,则存在实数,使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7.对,总使得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