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2 13:45:4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近代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的传人及其影响。
(2)掌握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使学生认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21教育网
【教学重点】
1、掌握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的传人及其影响。
2、掌握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
【教学难点】
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及其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驶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的人的身上”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那么,火车和轮船、照相机等是何时传人我国的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教师:看书P130页找一找近代交通工具有哪些变化?
学生:鸦片战争后.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等逐渐从西方传入中
国。
教师:议一议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1.西方列强的侵入;2.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3.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4.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21cnjy.com
教师:议一议新式交通工具来的影响?
学生:新式交通工具具有方便与快捷的特点,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教师:议一议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21·cn·jy·com
学生:喇叭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信号旗等。
教师:议一议电报、电话传人中国的原因?
学生:西方列强为了传递军事政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的需要将新式通讯工具电报、电话带到中国。
教师:说一说中国通讯业的发展情况。
学生: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到上海。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
教师:议一议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
学生:A. 方便、快捷,促进商品的流通。B. 促进信息交流,开阔人们视野。C.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www.21-cn-jy.com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教师:说说你所知道的大众传媒的形式?
学生:报纸、杂志 、广告、 电视、 广播
教师:议一议《申报》有什么特点?
学生:《申报》除了刊登新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改变了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申报》竭力宣传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它创立副刊《自由谈》,发表寓严肃主题于风趣诙谐之中的文章,受到读者普遍欢迎。2·1·c·n·j·y
教师:看一看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情况。
学生: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历史最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翻译英语读本和编辑英汉辞典等工具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议一议近代出版业起到的作用?
学生:近代出版业的出现在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四、娱乐方式的变化
教师:近代中国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哪些娱乐新时尚呢?
学生:照 相、电 影、交际舞等。
教师:你知道中国第一部无声、有声电影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内照相馆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
学生:《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第一部有声电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
教师:说一说近代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放足等
教师:看一看中山装的特点?
学生: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教师:看一看旗袍的特点?
学生: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www-2-1-cnjy-com
教师:说说我们现在经常用的食品哪些是从方传来的
学生:葡萄酒、咖啡、蛋糕、面包、冰激凌等
课后小结
近代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造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社会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是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追求时尚,这正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2-1-c-n-j-y
拓展提升
教师:议一议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西方列强的侵入。2.中国学习西方 的结果。3.中国人民创新的结果 。4.中国人革命的结果。  21*cnjy*com
练习
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
2.下列传媒的机构中,建立在上海的有( )
①《中外新报》②《申报③《中外纪闻》④商务印书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来源:21cnj*y.co*m】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4.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上海   B.北京  C.香港    D.广州
5.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   )。
 A.《民报》 B.《苏报》 C.《申报》 D.《文汇报》
6.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广学会
 C.上海格致书院       D.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
练习答案
1-6、BCBACA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近代社会生活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期间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后
2.刊登新闻,发表对时事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评论,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近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报刊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21·cn·jy·com
3.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中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21cnjy.com
4.如图的漫画形象的描绘了20世纪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  )
A.洋务运曲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1·c·n·j·y
5.如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6.当今出版《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的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21·世纪*教育网
8.19世纪80年代,一位住在天津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下列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 C.上网 D.打移动电话2-1-c-n-j-y
9.《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21*cnjy*com
10.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21教育网
二、判读题
11.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来技术. ______ (判断对错)
12.中国近代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商业报纸是《民报》。 ______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题
13.(7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为我们描绘出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www-2-1-cnjy-com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一些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同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出处:21教育名师】
(1)据材料一,简要列举晚清社会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版权所有:21教育】
(2)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出现哪些新鲜事物?它们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近代社会生活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C 6.D 7.A 8.A 9.C 10.D 21*cnjy*com
二、判读题
1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生活的变迁.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可以说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报纸的印刷要使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刷,而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北宋毕昇发明的.
故答案为:×。
12.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登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使人们可以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申报》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故答案为:×。
三、材料解析题
13. 【答案】 (1)现象: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俗受西方影响;商业的发展影响到商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交往;民主平等的观念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2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中国近代社会的不断进步。(1分)
(2)新闻出版(《申报》、商务印书馆),教育(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2分)近代传媒出版业利用舆论的力量传播新式思想,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1分)废科举、设立新 式学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扩大了视野, 改变了观念,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1分) www.21-cn-jy.com
【解析】(1)本题考查了晚清社会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俗、思想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及其出现原因。根据材料一可知,晚清社会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有:趋洋附西的“生活习俗的演变”,“传统的价值观”方面商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交往的变化,“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如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如维新变法运动宣传了启蒙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近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等。 【来源:21cnj*y.co*m】
(2)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鲜事物及其作用。新闻出版领域,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的最早的报纸,1897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教育领域,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初步尝试,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废除了中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它们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如:近代传媒出版业利用舆论的力量传播新式思想,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废科举、设立新式学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扩大了视野, 改变了观念,适应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近代社会生活
导入
1.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2.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3.娱乐方式的变化
4.社会习俗的变化
本节学习内容
马车
旧式帆船
轿子(19世纪)
近代轮船
近代火车
近代电车
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说一说近代交通工具有哪些变化?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议一议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
1.西方列强的侵入;2.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3.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4.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
徐寿
华蘅芳
  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徐寿、华蘅[héng]芳改进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随后江南制造局还制造出军用的铁甲船和钢甲船。
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局
电车
汽车
飞机
议一议新式交通工具来的影响?
1、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古代驿站鸡鸣驿
烽火台
议一议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喇叭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信号旗
二、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早期电报机
早期的电话机机
议一议电报、电话传人中国的原因?
西方列强为了传递军事政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的需要将新式通讯工具电报、电话带到中国。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到上海。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说一说中国通讯业的发展情况
早期电报机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
说一说中国通讯业的发展情况
议一议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
A. 方便、快捷,促进商品的流通。
B. 促进信息交流,开阔人们视野。
C.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
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
说说你所知道的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纸、杂志 、广告、 电视、 广播
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
议一议《申报》有什么特点?
《申报》除了刊登新闻,还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改变了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申报》竭力宣传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它创立副刊《自由谈》,发表寓严肃主题于风趣诙谐之中的文章,受到读者普遍欢迎。
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翻译英语读本和编辑英汉辞典等工具书。
20世纪初的商务印书馆
看一看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情况。
议一议近代出版业起到的作用?
近代出版业的出现在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照 相
电 影
交际舞

  近代中国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哪些娱乐新时尚呢?
三、娱乐方式的变化
照相技术和电影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到中国
北京天桥电影院
早期照相机
《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内照相馆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
《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
第一部有声电影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
你知道中国第一部无声、有声电影分别是什么吗?
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
剪 发 辫
说一说近代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易 服 饰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
四、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交礼节上: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跪拜
在称谓上:
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
放足(禁止缠足)
缠足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看一看中山装的特点
中山装
看一看旗袍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
旗袍
葡萄酒、咖啡、蛋糕、面包、冰激凌等
说说我们现在经常用的食品哪些是从方传来的
议一议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西方列强的侵入。
2.中国学习西方 的结果。
3.中国人民创新的结果 。
4.中国人革命的结果。
火车、轮船
电报、电话
新式交通
通讯工具的出现
1、最著名的报纸《申报》
2、最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
3、照相技术和电影艺术的传入
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文化生活的变迁
【板书设计】
1.留辫到剪辫
2.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的流行
3. 礼节称呼的变化及意义
社会习俗的变化
出现及影响
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
2.下列传媒的机构中,建立在上海的有( )
①《中外新报》②《申报③《中外纪闻》④商务印书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B
C
B
巩固练习
4.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上海   B.北京  C.香港    D.广州
5.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   )。
 A.《民报》 B.《苏报》 C.《申报》 D.《文汇报》
6.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广学会
 C.上海格致书院       D.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
A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