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题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了早起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标志是:(
)
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贫富分化的产生
③文字的成熟
④工厂的出现
⑤市场的初步形成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
2、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
( http: / / www.21cnjy.com )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 )
①幽王荒淫无道
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承担军事义务
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
A.御史大夫
B.监御史
C.提点刑狱司
D.军机处
6.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7、“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8.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①徐州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武汉会战
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10.“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11.“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规定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D.是中国第二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3.一位同学想利用暑假去辛亥革命的著名遗址旅游。下列各项,属于该同学最理想的旅游地点的是( )
A.北京和天津
B.武汉和南京
C.上海和广州
D.延安和遵义
14.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5.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C.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
D.人民军队解放南京
17.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且和2个黎苗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9.正式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20.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
21.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联合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
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23.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4.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2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成日内瓦会议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苏联建交
C.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综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2分)
27、列强如何侵略中国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4分)
28、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12分)
29、综述我国建国后政治建设的曲折经历及其历史性转折(12分)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答案
命题人:顾欣欣
审核人:吴光超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B
D
C
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A
A
二、非选择题
26、综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分)
答:夏商政治形势: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分
西周采用分封制、宗法制,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分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2分
唐代中央设“三省六部”,相权有所分散。2分
宋代实行以“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2分
明清以来,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越来越受到压抑。2分
27、列强如何侵略中国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4分)
答、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3分)
具体表现: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沙市、重庆等)、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2分)
总体而言,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分)
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分)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2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中国被迫与德国、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俄国11国签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分)
28、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比较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12分)
答:指导思想:农民阶级以传统的平均、平等思想为指导;资产阶级以西方传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导,无产阶级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分)
革命纲领:农民阶级的革命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虽然反封建,但是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虽然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但是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无产阶级这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分)
革命策略:农民阶级孤军奋战;资产阶级缺乏群众基础;无产阶级则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结成统一战线。(3分)
革命前途:农民阶级建立政权无法摆脱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局限,逐步走向封建化;资产阶级的目标是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3分)
29、综述建国后政治建设的曲折经历及其历史性转折(12分)
答: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正确的指导作用。
由于党内“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方针并没有得到贯彻。(4分)
相反,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党内“左”的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国家和民族历史上一次巨大灾难,它使国家的民主法治被肆意践踏。(4分)
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制出了健全党规党法和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