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0 15: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邵武七中2016-2017学年(上)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宗法制
2.
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C.行省制
D.内阁制
3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血缘
B.财产
C.信仰
D.地域
5.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在实行的制度是
A.刺史制
B.
郡国制
C.察举制
D.御史大夫
6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
、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7.周公东征后,“封建亲喊,以藩屏周”,
“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建立周朝
B.分封诸侯国
C.委任官职
D.实行郡县制
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妥协
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致远号”撞向敌舰
10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

A
、《
诗经》
B
、《
资政新篇》 C
、《
海国图志》D
、《
天朝田亩制度》
11.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2.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北伐和西征D.颁行《资政新篇》
13.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这场运动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4.20世纪初,八国联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5.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
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16.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7.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在于中国之内,国民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18.“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9.《解放大西南》、《解放大西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良崮战役》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0.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1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
如果我们上网搜索图2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国民革命
B.红军长征
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
2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4.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的“江”是指
A.长江
B.乌江
C.湘江 D.闽江
25、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6、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
A、30年
B、40年
C、79年
D、109年
27.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
A.
《八一宣言》的发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28.“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楣,臣下敢有奏请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材料中的
“不许立丞榴”始于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雍正帝
29.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兰事变
30.“清朝末年,资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建了政党,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发动了辛亥革命。”
材料中的“政党”是指
A.兴中会B.共进会C.文学社D,同盟会
二、材料题:12+16+12=40
3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明朝改制后
图3
图4
图5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的时间?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图4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2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 请说明理由。(4分)
31、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洋舰队官兵遭遇日舰偷袭,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反击。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仍坐镇“定远”舰,用重炮击伤日军旗舰“松岛”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中炮,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全速撞击日“吉野”舰,壮烈殉国.北洋水师虽然损失惨重,但也重创5
艘日舰,日本海军遭到沉重打击。
材料二1937
年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
1
)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这次决战历史上称为什么?(
2
分)
(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的特点。(4
分)
(
3
)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4
分)
(
4
)上述两场战争,中国一败一成,请简要指出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6分、
31
.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问题: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2分)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4分)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2分)
小组二
围绕“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调查: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小组三
围绕“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