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考纲要求】
1.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了解水的离子积Kw的含义
2.掌握c(H+)和c(O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初步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5---P47内容,思考,成以下预习内容。
⒈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是如何定义的?它们与PH值有什么关系?
3.溶液的PH值如何测定?
4.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典例剖析】
考点一: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例1.已知H2OH++OH-,请根据条件填空:
条件变化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c(H+)变化
C(OH-)变化
c(H+)与c(OH-)大小比较
溶液酸碱性
KW变化
升高温度
加入NaCl
加入HCl
加入NaOH
①在上述不同情况下,Kw是否变化?为什么?
②有哪些方法可以抑制水的电离?
【反馈练习1】:
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适量水,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反馈练习2】:下列有关水的离子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条件下,水的离子积均为常数
B.随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
C.温度一定,只有纯水中,c(H+)和c(OH-)的乘积为常数
D.温度一定,无论任何稀溶液,水电离出的c(H+)和c(OH-)的乘积为常数
考点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例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
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
氯化铵水溶液
③
硝酸钠水溶液
④
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反馈练习3】:40℃时,水的Kw=3.8×10-14,则在40℃时,c(H+)=10-7mol/L的溶液( )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反馈练习4】:纯净的水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纯水中c(H+)=c(OH-)
B.纯水pH=7
C.纯水的离子积Kw=1.0×10-14
D.纯水中无H+也无OH-
考点三: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
例3:①
在0.01mol/LHCl溶液中,
C(H+)=
,C(OH-)=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
,
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
②
在0.01mol/LNaOH溶液中,C(OH-)=
,C(H+)=
,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
,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
③
在0.01mol/LNaCl溶液中,
C(OH-)=
,C(H+)=
,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
,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
【反馈练习5】: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反馈练习6】:25℃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与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
A.1010:1
B.5×109:1
C.108:1
D.1:1
考点四:pH试纸的使用
例4:关于pH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试纸在使用之前应用蒸馏水润湿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2.3
C.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溶液的Ph
D.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
【反馈练习7】: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c(OH-)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试剂,你能否区分0.1
mol·L-1硫酸溶液和0.01
mol·L-1硫酸溶液?__________,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甲基橙溶液
D.蒸馏水
E.氯化钡溶液
F.pH试纸
【考点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在NaOH溶液中没有H+
D.在HCl溶液中没有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
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
3.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
mol2·L-2;在35℃时,水的离子积:KW=2.1×10-14
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35℃时,c(H+)<c(OH-)
C.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4.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pH=0的盐酸,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④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0∶100∶1
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1
5.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
1×10-14
mol2·L-2
B.c
(H+)等于1×10-7
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7.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的盐酸
C.0.5
mol·L-1的
CH3COOH溶液
D.0.5
mol·L-1
的KCl溶液
8.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
A.c(H+)/c(OH-)增大
B.c(H+)减小
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D.c(OH-)增大
9.25℃时,在0.0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
A.5×10-13
mol·L-1
B.0.02
mol·L-1
C.1×10-7
mol·L-1
D.1×10-12
mol·L-1
10.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所需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盐酸里有锌剩余 ⑥醋酸里有锌剩余
A.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⑤⑥
11.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
A.pH=11的溶液
B.c(OH-)=0.12
mol·L-1
C.1
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
D.c(H+)=1×10-10
mol·L-1的溶液
12.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0-13
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一定是1
D.该溶液的pH不可能为13
13.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的AG=1
B.常温下0.1
mol·L-1
NaOH溶液的AG=12
C.酸性溶液的AG<0
D.常温下0.1
mol·L-1盐酸溶液的AG=12
1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13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K+、Cl-、NO、S2-
②K+、Fe2+、I-、SO
③
Na+、Cl-、NO、SO
④Na+、Ca2+、Cl-、HCO
⑤
K+、Ba2+、Cl-、NO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15.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水的离子积为1×10-14
mol2·L-2,B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0℃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能否使体系处于B点位置?为什么?
(3)100℃时,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
16.浓度为0.1
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试回答:
(1)三种溶液中c(H+)依次为a
mol·L-1,b
mol·L-1,c
mol·L-1,其大小顺序为________。
(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n1
mol,n2
mol,n3
mol,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是V1L、V2L、V3L,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分别为v1、v2、v3,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1)该溶液的pH=________;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3)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18.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
H3O++OH- ΔH>0
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
B.向水中加入Cu(NO3)2
C.加热水至100℃[其中c(H+)=1×10-6
mol·L-1]
D.在水中加入(NH4)2SO4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________7(填“>”、“<”或“=”),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考纲要求】
1.掌握有关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
1.如何根据溶液的浓度,求溶液的PH值?混合溶液呢?
2.溶液在稀释过程中PH值如何变化呢?
3.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考点突破】
考点一:单一溶液的PH计算
例1.求0.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分别是多少?
【反馈练习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值。
考点二:强酸强碱混合溶液的PH计算
例2.求下列溶液混合后的pH:
(1)
把pH=2和pH=4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2)
把pH=12和pH=14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3)
把pH=5的H2SO4溶液和pH=8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反馈练习2】7、20mL0.01mol/LKOH溶液的pH为
;30mL0.005mol/LH2SO4溶液的pH为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
。
【反馈练习3】常温下PH=4的HCl和PH=10的NaOH分别按体积比为1:1,11:9,9:11混合,分别求三种情况下溶液的PH值。
【反馈练习4】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 a,某强碱溶液的pH = b,已知a+b=13,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V(酸)和碱溶液的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是( )
A.
V碱 = 10 V酸
B. V酸 = 10 V碱
C.
V酸 = 2 V碱 D. V酸
=
V碱
考点三:酸、碱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值
例3.常温下,将PH=1的H2SO4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分别稀释1000倍,求所得溶液的PH值。
【反馈练习5】思考:若在常温下,将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H3·H2O溶液分别稀释1000倍,则所得溶液的PH值在什么范围之内
CH3COOH溶液:
;NH3·H2O溶液:
。
【反馈练习6】[思考]:pH=6的盐酸稀释10倍后p
H=7吗?为什么呢?
pH=9的氢氧化钠稀释100倍后pH=7吗?为什么呢?
【反馈练习7】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考点巩固】】
1.pH相等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都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的大小关系是( )
A.盐酸>醋酸
B.醋酸>盐酸
C.盐酸=醋酸
D.无法判断
2.两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c(H+)分别为1×10-14
mol·L-1和1×10-10
mol·L-1。将此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c(H+)是( )
A.1×(10-14+10-10)
mol·L-1
B.
mol·L-1
C.2×10-10
mol·L-1
D.2×10-14
mol·L-1
3.pH=2和pH=4的两种稀硫酸,等体积混合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H+)=1×10-3
mol·L-1
B.c(OH-)=2×10-12
mol·L-1
C.pH=2.3
D.pH=3
4.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NH)=2.0×10-5
mol·L-1,c(Cl-)=6.0×10-5
mol·L-1,c(Na+)=1.9×10-5
mol·L-1,c(NO)=2.3×10-5
mol·L-1,c(SO)=2.8×10-5
mol·L-1,则此次酸雨的pH大约为( )
A.3
B.4
C.5
D.6
5.将100
mL
0.001
mol·L-1的盐酸和50
mL
pH=3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A.4.5
B.2.7
C.3.3
D.3
6.在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
8.3
B.8.7
C.9
D.9.7
7.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
000倍后,溶液中的( )
①pH=9
②c(OH-)≈10-5mol·L-1
③pH≈7
④c(OH-)≈10-7
mol·L-1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有关pH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
①强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a+n
②弱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③强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
④弱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b-n>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
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
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l溶液
10.25℃时,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①c(NH3·H2O)=1×10-3
mol·L-1的氨水b
L,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试判断a、b、c、d的数量大小关系为( )
A.a=b>c>d
B.b>a=d>c
C.b>a>d>c
D.c>a=d>b
11.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W=1.0×10-12
mol2·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1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
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
mL
12.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
000倍后,溶液中SO浓度与H+浓度的比值约为( )
A.1∶10
B.1∶1
C.1∶2
D.1∶20
13.0.1
mol·L-1的醋酸与0.1
mol·L-1的盐酸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c(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14.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水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比约为( )
A.11∶1
B.10∶1
C.6∶1
D.5∶1
15.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16.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17.某温度(t℃)下的溶液中,c(H+)=10-xmol·L-1,c(OH-)=10-y
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________,则该温度t________25℃(填“>”、“<”或“=”)。
(2)若将此温度(t℃)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
18.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到达B点。
100℃时,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
19.有pH=12的NaOH溶液100
mL,要使它的pH降为11。(假设溶液混合体积等于稀释前两液体体积之和)
(1)若加入蒸馏水,应加________mL。
(2)若加入pH为10的NaOH溶液,应加______mL。
(3)若加入0.01
mol·L-1的盐酸,应加______mL。
20.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
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00MCE
1
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考纲要求】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概念、原理、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熟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用到主要仪器名称、仪器的用途。
3.掌握中和滴定实验计算的步骤、方法及误差分析。
【自主学习】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用到哪些主要仪器,其名称、用途是什么?。
3.如何进行中和滴定实验误差的分析?
4.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考点突破】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
[例1].某学生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该H2SO4
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实验如下:
①、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②、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③、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④、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
⑤、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⑥、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⑦、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试回答: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
③在⑦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______;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滴定结果:______
【反馈练习1】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之比为(
)
A.
10
B.
50
C.
5×103
D.
104
【反馈练习2】:下列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A.氨的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氧气:试管
C.中和滴定:锥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
【反馈练习3】:下图是向20.00mL盐酸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值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起始浓度为0.1mol·L-1
B.NaOH溶液浓度为0.08mol·L-1
C.滴入碱量为20mL时,向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试液,溶液显橙色
D.滴到中和点时,耗NaOH物质的量为0.002mol
【反馈练习4】:某学生用标准的0.20
mol/L
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待测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2~3滴指示剂
B.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干净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盐酸润洗后,将标准的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并分别固定在滴定管夹两边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滴定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定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一滴酸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
根据上述滴定操作填空: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空)
____→
→
→
→
→
→
。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底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
(4)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的盐酸润洗,待测的NaOH溶液浓度的测定值会____________;在D操作中尖嘴部分若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待测的NaOH溶液浓度的测定值会__________;若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待测NaOH溶液浓度的测定值会________。
【考点巩固】
1.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的上端
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
2.有一支50
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
mL刻度处,把滴定管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盛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是( )
A.大于40.0
mL
B.为40.0
mL
C.大于10.0
mL
D.为10.0
mL
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01
mol·L-1
B.0.017
mol·L-1
C.0.05
mol·L-1
D.0.50
mol·L-1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石蕊
甲
5.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6.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
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8.以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对某新制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待测液
消耗标准盐酸(0.01
mol·L-1)的体积
①
20
mL
NaOH溶液
V1
mL
②
20
mL
NaOH溶液+10
mL
H2O
V2
mL
③
敞口隔夜放置的20
mL
NaOH溶液
V3
mL
则该新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c(mol·L-1)计算合理的是( )
A.c=0.01×(V1+V2+V3)/(3×20)
B.c=0.01×(V1+V2)/(2×20)
C.c=0.01×(V1+V3)/(2×20)
D.c=0.01×V1/20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20
mL的量筒量取2.00
mL稀H2SO4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量50.50
g
KCl固体
D.用pH试纸测出某NaOH溶液的pH为11.5
10.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11.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1)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例1.
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Kw
c(H+)总
c(OH-)总
水电离出的c(H+)
升温到100℃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通氯化氢
逆向
不变
10-12
mol/L
10-12
mol/L
加氢氧化钠固体
逆向
不变
10-10
mol/L
10-10
mol/L
加氯化钠固体
不动
不变
10-7
mol/L
10-7
mol/L
(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2)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练1:
B
练2
C
例2:
A.
练3:C
练4:A
例3:①0.01mol/L
1×10-12
mol/L
1×10-12
mol/L
1×10-12
mol/L
②0.01mol/L
1×10-12
mol/L
1×10-12
mol/L
1×10-12
mol/L
③1×10-7
mol/L
1×10-7
mol/L
1×10-7
mol/L
1×10-7
mol/L
练5:
D
练6:C
例4:D
练7:(1)错误 该学生测得的pH是稀释后溶液的pH
(2)该学生操作错误,但不一定产生误差。因为原溶液不是中性的,稀释后溶液pH发生了变化,只是弱酸或弱碱溶液变化程度小些;若中性溶液,稀释不会产生误差
(3)氢氧化钠溶液 稀释过程中 NH3·H2O继续电离OH-,减弱了因稀释OH-浓度减小程度,所以测得氢氧化钠溶液误差较大
(4)能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滴在两张pH试纸上,用标准比色卡比较其pH,pH较大的是0.01
mol·L-1硫酸溶液
【考点巩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A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A
D
B
15.(1)1×10-12
mol2·L-2 水的电离要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离子积增大
(2)否,在盐酸中c(H+)≠c(OH-),所以不在B点。
(3)2×10-9
mol·L-1
16.(1)a=>c(或b>a>c)
(2)n1=n2=n3
(3)V1=2V2=V3(或V1=V3>V2)
(4)v2>v1>v3
17.(1)4 (2)1×10-7
mol·L-1 (3)增大 减小 (4)106
18.(1)B、D (2)淡黄 中 < 中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例1.PH=2
PH=12
练1:PH=1
PH=13
例2.(1)pH=2.3
(2)
pH=13.7
(3)
pH==5.3
练2:12
2
2.7
练3当体积比为
1:1时,酸碱正好完全中和,PH=7
当体积比为11:9时,PH=5
当体积比为9:11时,PH=9
例3.PH=4
PH=10
练4:
110练5:
pH<7
pH>7
练6:D
【考点巩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D
D
D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C
D
A
17.(1)1.0×10-13
mol2·L-2 >
(2)①10∶1 ②9∶2
18.2∶9
19.(1)
900 (2)1
000 (3)81.8
20
1
否;若a=3,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2
否;若a=5,cH+a=105
mol·L1,则b=10,cOHb=104
mol·L1,
(3)
<a<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课时)
例1.(1)①⑤④③②①⑦⑥;②酚酞;③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2)偏大;偏小
练1:D
练2:C
练3:C.
【练4:(1)_C___→
E
→
D
→
B
→
A
→
G
→
F
。
(2)使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更明显,易于分辨
(3)D步液面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标准盐酸溶液
(4)偏高;偏高;偏低
【考点巩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C
C
B
A
C
B
B
10.(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D (3)0.00 26.10 26.10
11.(1)甲
(2)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3)2 偏大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