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鱼我所欲也
孟 子【课前检测】(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重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③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④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 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习目标】【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苏武把气节看的比生命还重屈原宁死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不择手段求生不择手段避患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为义可以舍生贪生怕死论点(设喻)鱼——熊掌 舍生取义结构提纲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假设·反面)莫甚于生者
莫甚于死者结论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义高于生生高于义 舍生取义义是本心引申结构分析:鱼熊掌生义食、羹羞恶之心万钟本心舍生取义鱼和
熊掌
设喻正面:不为苟得
患有不辟
反面:何不用也?
何不为也?事例一:不接受施舍
事例二:不受“万钟”【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问题预设: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给与),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 “是心”直译为这种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到底指的是什么思想?舍生取义 义 羞恶之心
【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说说其妙处。【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 生自由发言。 请你举一些“守义不辱”或“见利忘义”的例子,联系实际、结合孟子的“义”谈谈你的看法。【拓展延伸】董存瑞.MPG【布置作业】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