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 (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 (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0 16: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故宫平面图紫禁城又名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 承天门是皇城南端的正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乾清宫角  楼汉白玉栏杆云 龙 阶 石 北京天坛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宫城皇 城
外 城明长城秦长城嘉峪关山海关鸭绿江临洮辽东嘉峪关山海关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思想统治。 )
? 2、 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却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
? 3、 民族关系上: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4、 对外关系上:一度交流频繁,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请思考:时代特征?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的特点吗?①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②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③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④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特点:承古萌新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当时的中国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练习
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蜿蜒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___之一。
2、_______时,在_____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3、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 《农政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鸭绿江嘉峪关奇迹明成祖元大都紫禁城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建筑成就
科技成就自然科学成就北京城
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三、明清小说《水浒传》人物 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齐天大圣战神兵《红楼梦》插图黛玉葬花汤显祖《牡丹亭》插图董其昌 《赠稼轩山水》清 郑燮 《兰竹图》清 金农 《墨梅图》徐渭《菊竹图轴》徐渭 《石榴图》朱耷 《孔雀图》1、? 类书
(1)《永乐大典》
时间:明成祖时
主持人:解缙
性质:官修
数量:两万余卷,辑入七八千种图书,装成一万一千余册。(2)《古今图书集成》
时间:清代;
性质:官修
数量:一万卷
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2、丛书——《四库全书》时间:清乾隆时 ·
主持人:纪昀
性质: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数量: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典籍三千四百余
种,装成三万六千余册。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
大成。
价值: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
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
不足: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
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
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
窜改。
六、明清文化的特点总特点:承古萌新
具体特点:
①科技虽有成就,却以总结性为主,缺乏重大的
创新与突破
②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③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
为文学主流;
④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
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⑤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
化,中西文化开始碰撞和西学东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试结合明清时期文化领域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史实: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牡丹亭》和《红楼梦》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分析说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腐朽衰落。明清时期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在思想、文学、教育等领域强烈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