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1 17: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们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又该如何看待这一节日呢? 悼念,是沉重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聂华苓到1988年10月21日的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去,去参加一次隆重而又沉重的悼念活动。肃穆 荒谬 憧憬
呵护 杀戮 悼念
屹立 蜿蜒 恍惚
明赫白 聂华苓sù mùmiù chōng jǐnghēlùdàoyìwān yánhǎng hūhèlíng1、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
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2、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
情味。
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
凄凉。
4、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5、严肃而庄严。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穷形尽相---灭绝人性---凄风苦雨---荒谬---肃穆作家简介: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沦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
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的成员共和国。在国境北部,包括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面积8.84万平方公里。人口977.9万(1991年资料)主要是塞尔维亚人。首府贝尔格莱德是南斯拉夫经济最集中的地区,工业都较为发达。 塞尔维亚整体把握
本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还联系到南京大屠杀,写了一位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前者是真诚的忏悔,后者是自私的狡辩。同时也感受到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问题研究
1、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这是全文的引子,点睛之笔。
从萨特的话里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
克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概括起来说,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段,这四个片段分别是:整体感知课文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文章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历史事实?讲述了47年前,纳粹在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内,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的一段悲惨历史事实。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并把你的感受注在书旁,然后谈你的感受。 本文引言中,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是“沉重” 的,又是“美丽”的?哪些句子体现出了记忆的“沉重”和“美丽”?请划出来,并认真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
南斯拉夫人民宁死不屈,毫不
畏惧,大义凛然,没有向刽子
手乞怜,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
勇,这是美的 ,令人崇敬,所以
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1.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易激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跟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是何等荒谬。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4.他们坐在书桌前……
(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5.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涵义)6.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情感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6、“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引号?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7、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
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了西德作家
与日本人的发言? 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
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
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人们的宽容
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跟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
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
责。安格儿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
了那个日本人的要害。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也表明了
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
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
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
人在会场上的孤立。7.结尾处,为什么要引用死者的遗言? 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本文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端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战争了。总结拓展与延伸拓 展请你站起来说一段话,反驳日本人的发言。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取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在Lager Nordhausen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这个集中营属于盖世太保管辖。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在位于Namering的集中营,一位德国妇女在走过被党卫军杀死的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惊呆了。 奥地利Linz的Muhlhausen集中营,囚犯们被强迫在附近的采石场做工,直到最后虚弱得不能工作,然后被杀死。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这些被关押在Buchenwald集中营的俄国、波兰和荷兰的囚犯在关押的11个月间体重下降160磅,平均体重仅70磅。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课堂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