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指导之第五节 品德篇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作文指导之第五节 品德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30 08: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作文指导之第五节 品德篇
金牌教练精讲
文题展示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814年的一个傍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困,他买不起钢琴,只好到一所小学练琴;他喜欢作曲,可生活拮据,有时连作曲的纸都无钱买。此时,正在为生计发愁的他,忽然看到路旁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里拿着一本旧书和一件旧衣叫卖。年轻人认出这个孩子是他在唱诗班教过的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从身上摸出仅有的一点钱,买下了那本旧书。年轻人边走边看那本书,竟发现其中有大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被诗的意境融化了,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从灵魂深处飘出来,于是创作了同名乐曲《野玫瑰》。这位年轻人就是大音乐家舒伯特,他的这首《野玫瑰》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可是,有谁知道,这首名曲的诞生源自他的一颗善良之心呢
  善良是一种美德,也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因为它能唤醒人类的道德意识。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导引
  这个作文题目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基本要求组成,审题的难度不大。除了常规的考查内容外,本题目更强调考查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角度、深度、广度和创新度。
  所给材料是一则名人轶事,其思想核心是“善良”,即“善良”成就了千古名曲。该材料的作用一则引出话题,二则提示写作内容。“善良”是一个概念类的话题,概念类话题的审题必须弄清其内涵,即限定性因素与非限定性因素。应该说,该话题限定性因素并不多,这就减少了审题的障碍,扩大了写作的空间。凡是在“善良”范围内的均可作为写作内容。
  那么,该如何理解话题的内涵呢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心怀善良的人,总在播撒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达观。
  刘亚洲说:“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善良,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内在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外在反映。善良的能力,是这种理念、这种素养的结合所形成的强大人格力量。有了这种人格力量,不但可以产生无形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而且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使人激情满怀.追求理想,成就事业。
  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可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种事实,现实中的人们距离“善良”却越来越远了。儿童落水了,身居高位的官员乘车扬长而去;有人轻生要跳楼,看客们高喊着“往下跳”;老人倒在路旁,却无人救助,怕被人家讹诈;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如此等等,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们难道要让“善良”的美德在我们身上消失吗 如果我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善良,那我们的灵魂该在何处栖息 于是,我们呼唤“善良”这一最纯朴的品德回归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善良、充满爱心的世界,让我们用“善良”的武器抗拒丑恶、虚伪的进攻。这就是这道作文题命题的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
  可写一件事,通过叙述生活中最朴素的内容来表现“善良是一种美德”的观点;可夹叙夹议,赞美歌颂社会生活中的善心、善行、善德;可发表议论,阐发事理。如回答“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为什么说善良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怎样用善良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善良在现代社会中有何作用”等等;也可针对现实,批判驳斥对善良的错误理解。
  审题误区
  正因为选材范围宽,所以易出现不加辨别、堆砌材料的问题。这就需要选材典型、新颖,使文章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避免主题的分化与游离。对“善良”的含义理解不当,如把“善良”等同于“宽容”“理解”“坚强”等。思路打不开,写议论文,只是泛泛地阐述善良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缺乏深层次的析理;写记叙文,选材平淡,在公共汽车上给孕妇让座,帮助老大娘过马路,为生病的同学补课等,这类选材比比皆是。文体感不强,文章非叙非议,观点加事例的“三段论”式的“议论文”,一半记叙一半议论的“记叙文”。故弄玄虚类的“创新文”,均反映出学生对文体的淡漠。
文题展示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本科生小张被选中了,而许多硕士生、博士生却落选了。老板在解释为什么选择小张时说:“他在门口蹭掉脚下带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帽子,回答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人都从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只有他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在桌子上。”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
  审题导引
  首先要宏观把握,抓住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是老板解释录取小张的原因。在小张一方,是具备怎样的谋职条件;在老板一方,是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
  其次要微观推敲,抓住要点。从小张角度看,他的“做事小心仔细”,他的“心地善良,体贴别人”,他的“既懂礼貌又有教养”,说明他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又都是在他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可见,小张的品德修养已经达到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统一的境界。这种品德修养绝非临时做样子所能表现出来的,可以断定他在平时是如何地重视品德修养,如何地从小处做起,如何地严以律己,持之以恒。
  从老板的角度看,他几乎没有考查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把品德作为用人的首要标准。而且,他考查应聘者品德的方式,不是出卷,也不是谈话,而是事先有意安排了几个行为考题,又不为应聘者所知,这就保证了考查的真实性。同时还应注意到,老板的思维方式不同一般,他设置的考查项目,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意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招聘的人才素质看公司的形象与发展。
  第三要提取观点,明确立意。前面分析的要点,还只是材料本身所包含的内容。那么,对于老板的用人之道,小张的应聘之举,该怎样评价 你认为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 你怎样证明对还是不对,好或者不好。再作进一步引申,通过小张应聘成功这件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提高专业技能和提升品德修养如何有机结合 品德养成在教育过程中为什么举足轻重
  从小张的角度立意,首先确立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谋职者,欲立业,必先做人。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要做人,就必须把品德修养放在首位。用小张的成功与当前不少人只学专业、淡漠道德的表现对比论证。重视品德修养,就要身体力行,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用小张的品德境界与许多人只用道德标准律人不用道德标准律己的表现,只满足于口头讲道理,而不在信念、情感、行为、习惯上践行道德的现象对比论证。形成高尚道德境界的关键是从小处做起,从平时做起,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可用小张的成功与不少人在品德修养上只做语言的巨人不做行动的巨人的表现对比论证。当然,上述三个要点也可以综合在一起,先论小张,然后对比现实中的不正确表现。还可以运用正面事例进一步证明小张的正确性。
  从老板的角度立意,首先明确观点:老板的用人之道高明,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
  然后分条说理:一是用人标准高明,高明在以德取人;二是考查方式高明,高明在暗设考查项目,以小见大,使考查结果真实可信;三是思维方式高明,高明在以小见大,以近见远,善于从小事情上看人的基本素质,善于从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看公司形象,看公司发展。这样的用人之道还不高明吗
  如果选择其他文体,表现的文章主旨可与以上分析一致。
  审题误区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材料,只从小张的某一点做法人手作为立意角度,就会出现审题不够全面、偏离题旨的问题。如,从小张和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应聘这一点入手,得出“人应当有自信”“不要被对手吓倒”等立意;再如,从小张的表现,得出“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心地善良,助人为乐”“要有礼貌,有教养”等立意。这些立意均是不能整体把握材料,断章取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形成的,因此,必然会出现偏差。
文题展示三
  题目:我学会了尊重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带给我们的对审题有帮助的信息,弄清楚文题的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因素,保证审题的准确和全面。
  “我学会了尊重”是一个简单的主谓句。“我”意味着写出自己的独特的经历、感受、思考。意味着要有真情实感;“学会了”隐含着生活的事件、阅读的感受、亲历的故事等;“尊重”体现了表达的中心和主旨;“学会了”意味着先前不会,从不会到会,中间必须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行文的重点。这样,就可以把题目扩展为“我通过……学会了尊重”,把这个句子中所隐含的信息补充出来,题意就明确了。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语“尊重”,什么是“尊重”呢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美德,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尊重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
  理清了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就能保证审题的到位,能够保证构思的严谨。
  “我通过……学会了尊重”,省略号为需要补出的信息,可以是具体的事件——一个事件或几个事件,可以是阅读的感受,总之,必须补出能够学会尊重的原因。那么,生活中的哪些事件、阅读的哪些书籍文章使我懂得了、学会了尊重呢 这就需要在构思阶段必须考虑成熟。
  从文体的角度,最佳选择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也可写成以抒情为主的散文。选择事件的典型性,抒发情感的真挚性是必须要体现的。
  如写一篇记叙文,选定了自己亲自经历的并促使自己思想转变的事件,那么,这篇文章行文的基本思路就确定了下来:
  先前我不懂得尊重人——我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但我却得到了别人(最好是我曾经伤害过的人)的尊重——我从此学会了尊重人。
  我们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写自己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有切身感受的事件。写自己熟悉的,才会真实;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才会深刻;写有切身感受的,才会感人。
  审题误区
  对“我学会了尊重”这个题目暗含的审题要素把握不准,不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事件,不能突出表现促使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写自己不熟悉或缺乏切身感受的事,即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勉强成篇。也是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失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不能解决好行文“速度”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速度”,是指叙述的流动。叙述的“速度”应该是不平衡的,否则,便成了生活的“流水账”。不平衡,就构成了叙述速度的快和慢。把事件展开的情况详写,并插入种种描写、抒情的笔墨,这是慢的叙述;只记述事件的概要,只介绍一些轮廓,这是快的叙述。构思时,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运用时才会节约时间。
文题展示四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和声细雨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这是南京某校在校园内挂出的标语。据悉,提出做有“淑女气质、绅士风度”的学生,这在国内教育界尚属首次。培育学生有“淑女气质、绅士风度”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同的反响。叫好者称之为“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形式”;不以为然者则认为这个口号反映了保守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复古的倾向,不利于新型教育人才的培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导引
  这则作文材料来自现实生活,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社会热点问题。南京某校的做法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是因为“淑女气质”“绅士风度”的提法有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内容。从命题看,作文要求就暗含了思辨的意味,这不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简单重复,还含有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要求,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应该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走进现实,走进生活,走进最为真实的生命。
  在审题时,要读懂材料的内涵,特别是这件事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还应注意后面的提示语以及作文要求。选择立意时,须注意两点:一
是抓住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话可说的一方作为自己立论的角度,即两种不同看法中自己更同意哪种看法;二是要联系现实看问题,选择现实意义强,针对性较强的说法作为自己的观点。你可以赞成某中学的做法,也可以反对这种做法,或者两者兼顾,辩证地分析。不管选择什么观点,都应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精选材料,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只要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是立意正确。
  首先要弄清概念的内涵。“淑女”一词出自《诗经·关雎》,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绅士”,大概是指来自英国社会的翩翩男士。“绅士”一词的分量更多的并不在外表,而在于内心道德修养的深浅。那么,什么是“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呢 从语法的角度看这是两个偏正式短语。“淑女”和“绅士”是定语,而真正的中心语应该是“气质”和“风度”。我们不妨这样说:气质和风度体现了一个人的追求的内在本质,而淑女和绅士则是这种美好的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正面立意:这所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很显然是要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而“高素质”“高品位”的核心就是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风度、气质则是人的道德修养的自然显现。可在现实中。许多人把粗鲁当作豪放,把狂放当作活力,把龌龊当作自由,把无知当作个性,这是对文明本质的背叛。如此看来,培育“淑女气质、绅士风度”不是复古,不是走回头路,不是让学生成为新的“贵族”,而是“道德重建”的一种具体体现。拥有“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与时代呼唤和倡导的主旋律并不排斥,“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更不意味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新时代的“淑女”和“绅士”在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都应该是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
  反面立意:可以“‘淑女’‘绅士’可以休矣”为题,从“培养淑女绅士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培养淑女绅士不适应当今社会多样性的需要”“培养淑女绅士不是与时俱进的观念,不利于竞争进取”等角度阐发理由,强调“淑女绅士”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若一味坚持,难免有抱残守缺之嫌。
  从文体的选择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或杂文均可。确定什么文体要根据自己选择观点的需要来确定。也许大家会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个文题只能写成论辩式的议论文,其实,只要打开思路,认真研究题目要求,写记叙文,写杂文照样能够“出彩”。
  审题误区
  这个文题容易出现的审题失误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应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如把“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理解为“淑女”和“绅士”,理解成旧时代的淑女和西方的贵族绅士,而忽视了“淑女气质”和“绅士风度”的本质含义;二是观点易偏激,缺乏思辨色彩,如写议论文在论证时一味去“破”,不能够“立”,不能做到“破立结合”。出现“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
文题展示五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屠格涅夫曾被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他逢人便称赞:“这个作者如果能继续下去,他的前途不可限量!”青年人因得到大作家的欣赏,一下子点燃了心中自信的火焰,勤勉地写了下去。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这个青年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材料二:一个小女孩练琴,家人都抱怨琴声太难听。女孩于是每天到幽静的小树林中练。在这里,她总是受到一位老妇人的赞许勉励,老人说:“我耳朵聋,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后来女孩才知道,那位老人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也从未耳聋。
  生活中,被他人欣赏必生发自尊、奋进、向上的激情,欣赏他人则是一种气度、胸怀、美德。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本作文题目取材于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屠格涅夫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欣赏鼓励造就了一代世界文豪,一个是一位音乐教师激发了一个小女孩的自信心。
  这道作文题的特点是话题容量大,贴近现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写,但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体裁上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还可以写成叙事散文、喻理散文、抒情散文,几乎可以不加限制;能让人人有话可说,人人都能选择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来书写真情实感。材料中散文化的提示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写作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清楚的暗示,从而减少了审题的障碍。但关键的是思考问题的深度,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优劣。
  写这篇作文关键是对“欣赏”一词的把握。拿到题目后要迅速确定主题,选好切入点,向深层开拓。可以从什么是欣赏,欣赏什么,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怎样欣赏等角度人手。
  《古代汉语词典》对“欣赏”的释义是:(1)领略欣赏;(2)喜欢、赏识。《现代汉语词典》对“欣赏”一词的解释是:(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2)认为好,喜欢。
  欣赏,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同义词有赏识、赞赏。同时,欣赏是一种修养,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风度;欣赏是一种胸襟,容得下他人的才华和长处,同时作为自己不懈的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欣赏是一种理解和信任,包含了肯定与赏识,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悔过自新,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欣赏更是一种哲学,观一花可观一世界,于小草可见大精神。
  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我们可以欣赏自己,也可欣赏别人;还可以欣赏多彩的生活、多彩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等等。这个话题很宽泛,生活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切美的东西都值得欣赏。
  一般来说,人人都有欣赏的眼光,也都有需要他人欣赏的心态。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欣赏物容易,欣赏人较难;欣赏远离自己的人容易,欣赏近处的人难;欣赏家人和自己容易,欣赏他人和同事则较难;更由于人类共有的特点,“自己的,是最好的”,对他人的所长所优会不屑一顾……所以,欣赏要苦苦修炼。
  其实,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一个人学会了欣赏他人的美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用欣赏的眼光审视自然与世情,我们会发现大自然和生活原本是这样的美好;用欣赏的心态对待亲人和同事,我们会由衷地感激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得以牵手结缘相聚同行;在欣赏的目光和氛围中工作生活,我们会更加自信地去做好我们该做的一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吸取对我们自身有益的东西,就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吸取了众人之长,脚踏实地地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不懈的努力中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审题误区
  “欣赏”这个话题范围比较广,角度比较多,所以要善于化大为小。忌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忌面面俱到,不够深刻;忌架空分析,缺少和现实生
活的联系。另外,如果把欣赏什么作为写作的角度,从所给材料和提示语看,欣赏的对象不宜过宽,最好是社会生活,如欣赏他人或被他人欣赏等;如果从自然选取对象,如“欣赏蓝天”“欣赏白云”等也基本符合话题,但显然不是最佳立意。还应注意的是,不要用欣赏的对象替代了“欣赏”,使重点旁落。
  金牌教练集训
  真题体验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5年四川卷)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参考
  1.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铭记别人对自己的好,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丽。
  2.过去的成绩可以忘记,而过去的教训却必须铭记,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多一些成绩,少一些教训。
  3.个人恩怨可以忘记,而民族耻辱则不能忘记。忘记个人恩怨,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忘记民族耻辱,则意味着对历史、对人民的背叛。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
  (2004年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既要学会包容,又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所谓“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
  2.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要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
  3.回顾历史中的被专制戕害的生命、意识,呼吁宽容。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三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2001年全国卷)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从年轻人抛弃“诚信”入手,展开想象,编写故事,表现一个深刻主题:“诚信”万万不可抛弃。
  2.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谈诚信对人健康人格的塑造所起的积极作用,并由个人上升到民族的高度,审视诚信对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
  3.从与人交往,如与父母,与子女,与朋友,商业交往等角度,谈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6年四川卷)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通过写历史上那些有关“求知的疑问”的典故,赞美中华民族在对前人先进经验知识的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的优秀的民族传统。
  2.关注社会。如通过“愤怒地质问山西黑砖窑主”,表达人间正义的呼声。
  3.关注文学人物。如哈姆雷特问生命“生存还是毁灭”,表达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思考。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关检测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的信中有这样的文字:“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勤奋工作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2.真正的文人学者,应远离尘世的喧嚣,耐得住寂寞。
  3.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6世纪初的日本画圣雪舟,自幼酷爱自然,钟情作画。因家贫,13岁时出家为僧,曾因痴迷于画画而延误诵经被长老禁画。但他难以割爱,时时犯禁。长老大怒,叫人把雪舟反剪双手绑在柱子上加以惩罚。就在此时,他突然来了灵感,但无法作画,情急之下,就用脚趾蘸着泪水,在地板上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老鼠。长老见状,大为震动,叫人松绑,从此不再干预雪舟作画,雪舟最终成为一代著名画师。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只有对事业的钟情与执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一旦确定了奋斗目标和理想就不可轻易放弃,即使在逆境与压力下也要坚持。
  3.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面对逆境与压力而泰然处之,甚至变压力为动力。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的剧本《凯撒》的原稿中有这么两句对话——
  凯撒:现在几点了
  布鲁斯特:刚敲八下,凯撒。
  ——这是一处败笔。因为机械钟是17世纪才发明的。当剧本上演时,剧场的一个杂役指出了这一点。莎士比亚非常感谢,立即作了修改。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阐明名人更应具有虚心接受意见而能闻过则喜的精神。
  2.不论地位身份高低都要有维护真理的为人处世原则。
  3.大胆指出错误与虚心接受意见在生活中都很重要。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珍妮旅游回家后对父亲说:“很抱歉,爸爸,玩得太高兴了,竟把您的生日给忘了,没给您带什么礼物。”父亲和蔼地说:“可是,孩子,我不是已经收到你的礼物了吗 ”珍妮不解。父亲说:“你的礼物就是女儿对父亲的诚实。”父女相视而笑。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诚实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2.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和优秀的品质,不要求全责备。
  3.多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牵牛花是缠绕茎草本花。夏季长成即攀附在篱笆和支架上,为人们送来一道绿色的瀑布。花开季节,紫的、红的映着霞光,如同绿色缎中的彩色宝石。
  对于牵牛花,有人贬斥,有人赞美。你的态度怎样 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应有独立的人格,自强自立,不攀附他人。
  2.要善于利用外物,发展自己,取得成功。
  3.拼搏向上,为人们扮美生活。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
  一天,父子俩同游公园,青年顺手摘下一朵鲜花,说道:“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 ”
  父亲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包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掌心里,说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错。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
  年轻人还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 ”
  父亲哈哈大笑:“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鲜花只有经历岁月的洗礼才可能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2.要知人善任,否则会铸成大错。
  3.既要善于知己,又要善于知人。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