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透镜成像》课件 (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透镜成像》课件 (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11 15:3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2.3透镜成像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透镜的分类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A 、C、DB 、E 、F1、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OFF3、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
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1、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作用,故凸透镜又
叫 。会聚会聚透镜凸透镜的焦距OFFff2、两边的焦距相等。1、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f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成为发散 光线,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F)。FF1、凹透镜对光线起_____作用,因此
凹透镜又叫________。发散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成为发散 光线,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F)。FF1、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FFFF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
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
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条特殊光线在图中的方框内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焦距( f )像距(v )物距(u )? 实验步骤: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节_______和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把它们调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光屏烛焰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1、实验前,要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焦距实验步骤:3、当调整好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后,
移动光屏找像,此时,眼睛要注意观
察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屏上的像是否清晰4、读出物距和像距,然后要分别与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比较。 一倍焦距两倍焦距u=35cmv=20cm凸透镜成像规律u>2ff2f像和物体在凸透镜
的同侧v=2f倒立的缩
小的实像倒立的放
大的实像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的等大的实像不成像照相机光学仪器幻灯机放大镜1、实像总是_________的,虚像总是________的。2、光屏上所成的像都是_______________。3、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4、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5、在 u>f 的条件下,物距增大,则像距______,
像的大小______。倒立正立倒立的实像焦点二倍焦距处减小减小总结6、在 u < f 的条件下,物距增大,则像距______,
像的大小______。增大增大7、像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同8、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距大于一倍焦距(u>f) 9、实像_____ 在光屏上显示出来,虚像 _____在
光屏上显示出来。(选填“能”或“不能”) 能 不能 成虚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2f  f 2f,倒立放大的实像让屏幕上出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______在幻灯机里的。(填“倒插”或“正插”)注意倒插2.把幻灯片上的“上”字放映到银幕上,
如何放置幻灯片?______ d 1.把幻灯片上的“p”字放映到银幕上,
如何放置幻灯片?____u<f成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例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 15厘米 D 、 20厘米C例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时,在光屏上
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
能是( )
  A 、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例3.若把上题改成离凸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得
到一个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C例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
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改变物体的位置,当光屏放在距凸透镜
12厘米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
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厘米 B、15厘米
C、10厘米   D、7厘米C例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能
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把物体放在
凸透镜前25厘米处,一定能成( )
A、放大的像 B、缩小的像
C、实像 D、虚像C 例6:物距是20cm,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则该像应为( )
A、放大的像
B、缩小的像
C、等大的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06年中考)如图,凸透镜焦距为lO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大于70不能(07年中考)如图,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 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___________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靠近透镜高度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 、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 。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_____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09年中考)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光具座焦距同一高度 光屏清晰(10年中考)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 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 像,放大镜成的是 像(均选填“虚”或“实”)。(10年中考)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 和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凸实虚蜡烛凸透镜(11年中考)如图,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    ,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  为止。 60~70高度中央清晰 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等 大”或“缩小”)。 放大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研究 。此时光屏上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像应该如图 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的范围是 , 若把蜡烛移到40厘米处,则成像情况是 。(a)凸透镜成像规律10-15厘米正立放大虚像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要验证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的规律,可将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同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像的 。当烛焰放在光具座的45厘米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光屏清晰度不能某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图(a)、(b)所示。(a) (b) (1)观察图(a)或(b)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一凸透镜,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
1.没有将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调到
同一高度。2.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即
u=f),不成像。3.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即
u<f),成的是虚像。思考题利用下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正确的做法是 。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使物距大于焦距后,应只移动光屏找像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处,则:
蜡烛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成的像最大;
蜡烛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成的像最小;
蜡烛放在_____处时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的字是一个( )

A. 等大的虚像
B.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D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现象的结果。
凸透虚折射 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推知,凸透镜的焦距f应
满足( ) A、6cm < f < 26cm
B、6 cm < f < 20cm
C、10cm < f < 20cm
D、10cm < f < 13cm 某同学在座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烛焰的像。然后,他把
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B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12厘米处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B2.4光的色散白光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种色光,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白光是怎样发生色散的?由于三棱镜的玻璃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
程度不同,对红光折射最小,对紫光折
射最大,所以产生白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组合,能混
合出各种颜色。 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
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
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