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雨说郑愁予——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借助雨之口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意
2、学习本文拟人化手法
3、体会作者情感走进作者郑愁予,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他的诗熔古典现代于一体,被认为是具我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其诗意象秀丽、情感细腻动人,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错误》被喻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读准下列字的音:
圃( ) 锢( ) 滞( )
嚷( ) 蓑( ) 笠( )
膏( ) 耸( ) 绕( )
喑哑( )( )
襁褓( )( )pǔgùzhìyīnyǎrǎngsuōlìgāosǒngràoqiǎngbǎo小显身手美美的听听读要求:注意重音、停顿、节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美美的读朗读要求:大声朗读一遍诗歌,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感受诗歌内容,揣摩作者情感美美的品
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用恰当的方式展示,可以感情朗读、情境描述,还可以质疑问题或发表个性见解 美美的说
用细腻的情感,解读雨的灵魂美美的写
和雨展开诗意对话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对“雨”说说你的心里话呢? 请拿起你的笔,用诗的语言,用心和春雨倾谈。做诗的知音吧!
让珍贵的生命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
思想的色彩,
感情的汁液,
融入我们的生命,
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在美好的时代!收集描写雨的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7七八个星天外,二三点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