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7课 内战烽火(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7课 内战烽火(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1 16:08:38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17课 内战烽火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17课 内战烽火一、重庆谈判
知识点拨 1、民何呼声:2、蒋何意图:
5、何人赴渝: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人3、蒋为何谈: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7、有何结果:一、重庆谈判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毛为何去:争取和平,揭穿阴谋6、何时谈判:知识点拨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赴渝1、民何呼声:2、蒋何意图:
5、何人赴渝: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人3、蒋为何谈: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7、有何结果:签订和平建国“双十协定”一、重庆谈判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毛为何去:争取和平,揭穿阴谋6、何时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知识点拨 1945年10月10日,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民何呼声:2、蒋何意图:
5、何人赴渝: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人3、蒋为何谈: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7、有何结果:签订和平建国“双十协定”一、重庆谈判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毛为何去:争取和平,揭穿阴谋6、何时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知识点拨 请思考: 思考:有人说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这场较量中哪个党派在政治方面取得了胜利?为什么?提供参考:( )表明了争取和平的极大诚意,( )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如果再发动内战,( )就在政治处于被动地位。共产党国民党国民党 1、民何呼声:2、蒋何意图:
5、何人赴渝: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人3、蒋为何谈: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7、有何结果:签订和平建国“双十协定”一、重庆谈判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毛为何去:争取和平,揭穿阴谋6、何时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知识点拨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1、爆发时间:2、爆发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二、全面内战的爆发第二环节:知识点拨全面内战: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对全国各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解放战争爆发)知识点拨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1、爆发时间:2、爆发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二、全面内战的爆发第二环节:知识点拨全面内战: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对全国各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旨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解放战争爆发)知识点拨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前三、敌人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1、进攻时间:2、进攻地点:
3、战场形势:1947年3月,全面进攻之后陕甘宁解放区 众寡悬殊,形势严峻5、最终结果:彭、贺率军粉碎敌人进攻三、敌人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我军策略:主动撤离,转战陕北知识点拨 思考:敌人气势汹汹而来,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根据“转战陕北”的目的和意义,分析转战陕北在策略上的高明之处。请思考: 毛泽东率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我军策略:主动撤离,转战陕北,拖垮敌人,寻机消灭
思考:敌人气势汹汹而来,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根据“转战陕北”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毛主席转战陕北在策略上的高明之处。请思考:转——
战——
陕北——灭敌拖敌磨敌1、进攻时间:2、进攻地点:
3、战场形势:1947年3月,全面进攻之后陕甘宁解放区 众寡悬殊,形势严峻5、最终结果:彭、贺率军粉碎敌人进攻三、敌人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我军策略:主动撤离,转战陕北山东解放区知识点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原)南京武汉西安孟良崮 延安四、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1、时机:2、军队:
3、地点:1947年夏,国民党重点进攻陕鲁时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敌兵空虚的大别山地区5、意义:四、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第二环节:知识点拨4、作用:严重威胁国统区中心南京和武汉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知识点拨 提供参考
战场区域转变了:
战争阶段转变了:
战争局势转变了:请思考: 思考: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请思考战略转折的“转”字体现在哪些方面转变了?
由解放区转为国军统治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整个战局由被动变为主动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梳理 重庆谈判敌攻中原敌攻陕北挺进大别山敌攻山东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梳理 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转折战略决战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反馈 1.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可以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毛泽东 ( )
A.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气魄
C. 参加西安事变后的谈判
D. 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反馈 2.2012年小杜的爷爷在回忆战争年代的往事时动情地说:“66年前,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就是从国民党疯狂进攻这里开始的!”小杜的爷爷口中的“这里”指的是( )
A. 中原解放区 B. 山东解放区
C. 延安 D. 陕甘宁解放区
A第二环节:知识点拨知识反馈 3.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入敌人心脏地区,这标志着 ( )
A.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开始
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A 4.敌攻中原,局势危急!敌攻陕北,形势严峻!挺进大别山,困难重重!特别是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甚至连延安都丢了,但毛主席却仍然很自信的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主席的话有依据吗?请查找有关资料,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课后探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