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的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相应的人地关系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2) 人地关系:(1) 人类思想:基本协调依赖、敬畏、崇拜自然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2)人地关系:(1)人类思想 :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局部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改造自然,科学萌芽3.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尖锐时期(2)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 (3)原因人口过快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 人类思想 :征服自然(1)提出背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52年,伦敦因天气原因,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其后导致死亡。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yǔ)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QTc1B5qcYA/(1)提出背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标志:《我们共同的未来》(1) 含义 (2)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生态 可持续发展社会 可持续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基础目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① 公平性原则代 内 之 间公平(3).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代 际 之 间物 种 之 间地 区 之 间责 任 公 平② 持续性原则:③ 共同性原则: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必须全球共同合作。(3).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1.发达国家将很多有污染的企业转移到我们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坚决说不,因为这种行为对我们不……
2.一次性的餐盒、饮料瓶要进行回收,因为要实现资源的……利用。
3.酸雨是全球性的问题,要依靠全人类齐心协力……解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史前文明:崇拜自然,环境问题不明显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出现局部的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矛盾激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课堂小结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转变观念二、调整行为三、加强国际合作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转变哪些观念? 1.发展观2.资源观3.环境观4.伦理道德观5.消费观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1.发展观2.资源观3.环境观4.伦理道德观5.消费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一、转变观念 1.发展观2.资源观3.环境观4.伦理道德观5.消费观保护物种,尊重自然一、转变观念 二、要调整哪些社会行为? ①政府行为:②市场行为:③公众行为:制定政策、法规和发展计划等。市场行为的调整----主要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P97清洁配置—清洁工艺—清洁产品(生产全过程减少污染)(1). 清洁生产:(3).生态农业: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2).循环经济公众行为的调整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并非指“绿颜色”食品。 绿色食品:三、加强国际合作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中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中国21世纪议程 》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2.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①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②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应该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③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酒精厂生产工艺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