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1 21: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对决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1575万票—2280万票59票—472票对决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3月)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1921年 (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
1932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 1882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
1913年起,任海军部助理部长7年,
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轮椅上的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
I pledge you , I pledge myself , to a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 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就职演说NEW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整顿财政金融;(如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恢复银行的信贷,重建人民的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情景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0%, 生铁下降了79.4%,钢铁下降了75.8%,最严重的是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危机期间企业倒闭了13万家以上。调整工业生产;(如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蓝 鹰 标 志情景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 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如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情景四:各国的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失业率达到30%-50%,总人数达到3000多万。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如通过《社会保障法》对于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等)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领取救济粮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蓝鹰标志一家餐馆正在自家的餐馆大门上贴“蓝鹰”标志失业保险卡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生产恢复柱状图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1929--1945)From 1932 to 1945 we expanded 4.25 times!1933失业率下降The Unemployment RateThe peak was 30%!1933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探究问题  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1、作用直接作用: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缓和了社会矛盾;深远作用: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局限: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
  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经济理论: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看不见的手”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收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力、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自由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大于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主义干预(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特征)思考: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是什么含义?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2.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随堂检测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5、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保存资本主义制度
B、打击法西斯
C、波及范围比较广
D、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AD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材料一: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主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国家立法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 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