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7课 战国七雄(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7课 战国七雄(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1 23:25:33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7.战国七雄目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和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3.学科素养: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基础知识自主预习1.战国的起止时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战国时期主要国家及其都城所在。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及相关指挥者。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孙膑;即墨之战,田单。4.“合纵”、“连横”的含义及代表人物 。 “合众弱以攻一强”,苏秦;“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七国的形成原有的国家:楚、秦、燕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同时存在探究一赵燕齐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楚秦韩魏探究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战国时期的兵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靴形铜钺[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龙凤云纹皮盾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青铜箭镞[zú]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燕国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
(湖北铜绿山出土)“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战国武士复原图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争夺的激烈。 春秋时晋国虽然从一军、二军增加到五军、六军,但只有二万多人。齐国齐桓公时,也只有三万多人。

秦有“奋击百万”,楚有“虎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齐赵魏韩各有劲弩数十万。
——《战国策》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孟子》1.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
2.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3.战争规模扩大和争夺激烈二、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称霸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兼并
统一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小组讨论:评价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①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消极:是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灾难,破坏了生产力。②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积极③促进了民族融合。探究三 合纵与连横——外交1.背景: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三、合纵与连横苏秦画像
(头悬梁 锥刺股)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张仪画像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课堂小结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役:“围魏救赵”、即墨之战策略:合纵与连横战国:前475年——前221年1.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晋     B.齐     C.楚     D.赵
2.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3.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吴起    D.伍子胥
4.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
 A.秦国    B.赵国    C.楚国    D.燕国
5.下列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中,最突出的有(   )。
 ①孙膑    ②白起    ③苏秦    ④张仪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ABBAC典型例题
下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B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