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6.1质量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点: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
难点:质量概念及质量是物体的特性。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天平横梁已经平衡。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下图是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在正常飞行的“神舟”六号内的情景,他们这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请你回答:随他们一起升空的宇航服的质量改变了吗?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观察:仔细观察图中的铁锅和铁钉,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铁锅和铁钉所含的铁一样多吗?怎样表述这种差异?
答: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可以表述为铁锅比铁钉的质量大。
问题2:为了实际需要,还规定了比千克大的单位,如吨(符号为t);比千克小的单位,如克(符号g)、毫克(符号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自主阅读教材P109~11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使用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4)读取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天平的什么组成部分呢?分度盘、平衡螺母、游码。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动,使天平平衡。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22.8g。
自主阅读教材P11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10的“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操作。
方案二 完成教材P111的“想想做做”。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