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2 14:2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填空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能够在
液体、固体、气体
中传播,传播方向向着
四面八方

声波通过
外耳道
传到
鼓膜
,引起
鼓膜
的振动,鼓膜
的振动又通过
听小骨
传给
耳蜗
,连接
耳蜗

听神经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
大脑
,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打鼓时,鼓声是
由鼓面
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对人造成
危害
。噪声与
污水、废气、垃圾
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任何物体发声时都在
振动

鼓膜是
椭圆
形的,
半透明
的薄膜。
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是以

的方式传播的。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
20---20000
赫兹。当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这一频率时为
超声
波,低于这一频率的为
次声
波。
判断。
有些物体不振动也会发音,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等。

×

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玻璃中传播。



在月球上,人们不借助任何工具也能听到声音。

×

狗的耳廓特别长,作用是更好的收集声波。



声波与水波的传播方向完全一样。

×

大海的波涛声是由海水振动产生的。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



摇动自行车轮,将硬纸片插入辐条中,硬纸片会发出声音。



选择。
要使锣立即停止,最好的方法是

.

停止敲打

停止敲打后立即用手按在锣面上。
我们听到的雷声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空气

大地
上课铃一响,在学校的各个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这是因为

.

学校的四面八方都设有响铃

声音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传播
4.
在鼓面上撒几粒绿豆,停止敲击后,发现绿豆仍在鼓面上跳动,这是由于

引起的。

鼓面振动

鼓槌振动
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的人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空气

墙壁
巨大的声响将要发声时要

,这样做能保护鼓膜不被震破。

张口

闭口

闭眼
看图填空。
下图是耳朵的构造图,请在括号里填上标线所指各部分的名称。
动手做实验。
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器材:
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
实验方法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水面由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实验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
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另一支放在较远处。
2.敲鼓,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鼓前面的蜡烛晃动明显,远处的蜡烛晃动不明显。
实验结论:
空气能传播声音。
思考与问答。
根据你的观察,简单说一说水波与声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区别?
答:水波向波前进的方向传播;声波向垂直波前进的方向传播。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耳朵?
答:(1)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尽量避开噪声,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倡议书。
噪声对人们的生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降低噪声,维护健康》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都来做减少噪声,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工作。
《降低噪声,维护健康》倡议书
沿街商户:你们好!
由于较强的噪声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因此,为了大家都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特此倡议:
沿街商铺降低音响的音量,不要打扰到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希望能积极配合!
倡议人:某某
倡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