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语文百花园八
主备人
教
者
课
型
精读课文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认识此类词语的结构。
2.理解和背诵有关学习、积累的名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受到启发。
3.通过阅读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
4.围绕“我和书的故事”,话题,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提高书面表达能
力。
情感目标
5.围绕“我的藏书角”话题,开启思路,广泛交流,提高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藏书习惯。
导 学重
难
点
重点:迁移阅读方法,自己读懂《郑和下西洋》,围绕“我的藏书角”,展开交际,在语
言环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难点:围绕“我和书的故事”,有条理、有内容、有重点地展开思维,在习作实践中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
法
阅读指导、谈话、讲述、讨论
学
法
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文本;学生思考、答问、练习。
导学准备
第1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师生互对“对子歌”导入
(一)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胖,生:我说瘦……
(二)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词语,其实在课本里这样的词语也有许多,大家想不想知道?
学生参与,激发兴趣。
创设游戏情境,把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与语文教学实践紧密融合在一起,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快乐因子,在游戏中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读成语,说特点
(一)
请同学认真读以上成语,看看能发现什么。
(二)
学生交流发现。
(三)
请同学们找成语中的反义词。
(四)读记成语悟意思。
1.同桌A:起对伏——此起彼伏;同桌B:左对右——左躲右闪,以此类推读完。
2.同桌交换,再读一遍。
3.教师和学生比赛读:教师读:此起,学生读;彼伏,以此类推读完。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并且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多种形式巩固,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三、拓展延伸
导语:刚才同学们非常认真,都能找出成语中的反义词。请想一想:是否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成语,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一)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二)
过渡语:我们的学习小伙伴也说了一些这样的成语,想看看吗?1.请同学们认真读这组成语,先找出成语中的反义词,然后想想每个成语大致的意思。
2.汇报发现说意思。
3.教师小结,全班齐读。
学生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用导语创设气氛,营造氛围,使学生融情入境。
拓展提升
(四、读读背背
(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许多杰出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一生谦虚好学,诲人不倦,为世人留下了千古名篇,下面让我们随着“读读背背”栏目一起走进孔子和荀子的精神世界。
(二)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1)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谦虚、谨慎,还要勤学好问。
(2)
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它,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孔子教育学生应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3)
如果没有迈出一小步,是不会到达千里之外的目的地,如果没有汇聚小小的溪流,就不会有浩瀚的大江大海。——荀子教育学生应该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三)
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四)
拓展交流:学生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搜集的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
(五)
小组内交流互读,择优汇报并板书,师生互相评议,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好,以激发学生积累名人名言的热情。
(六)学生认真读一读,简单说说大概意思。
(七)
总结谈话,激发学生积累和应用的热情。
学生交流自己的积累。
通过学习名言来增加学生的积累,受到虚心好学的教育,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
。
课堂练习1、词语2、句子训练。
第2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开门见山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一、阅读平台——《郑和下西洋》
(一)
观察图画:图上这个人是谁,去哪里,做什么?
(二)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郑和下西洋》,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三)
交流:作者在文章里告诉我们什么?(预设A:郑和是明朝的大官。B:郑和的船队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友好联系。C:郑和的船队在访问的途中,帮助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D:郑和下西洋前后花了二十八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创举……)
(四)
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五)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提升。
(六)
拓展。
1.还知道有关郑和的哪些事迹?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3.你喜欢郑和吗?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原因和理由)。
(七)延伸,引导小结。
导语: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向郑和说吗?
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感受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二、(一)
老师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积累了不少图书,如课本、故事书、连环画、杂志等,是它们带给我们知识和快乐。它们是我们重要的朋友,那么,你是怎样保存这些图书的呢,是放在书柜里,还是放在书架上,或者放在小纸箱里?这些就是我们的藏书角,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藏书角吧!
(二)
教师提示说话要求和方法:
1.
说说你的藏书角是怎么布置的,都有些什么书,你是怎么分类的?
2.
你的藏书是怎么慢慢积累的,在藏书的过程中,哪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在你的藏书中,你最喜欢哪些书?说说理由。
4.
说的同学要有条理,听的同学边听边想,谁的藏书角最有新意?谁说得好。
(三)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部分藏书。
1.
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2.
如果你没有藏书角,现在可以想想,打算怎样建立藏书角,把你的打算有条理地说清楚。(四)
师生总结评议:谁说得清楚、有条理,谁的藏书角布置得最有新意等。
成语、生字和古诗三个园地中,都设计了通过说我的藏书角是怎么布置的,藏有什么书,这些书是怎么积累起来的,给学生提供说话平台,让学生根据话题自由发言,有话要说,有话可说,锻炼学生普通话表达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扩展思维能力。
拓展提升
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1、词语2、句子训练。
第3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一)从能说会道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的藏书角,说明大家非常热爱学习和珍藏书籍,真让老师大开眼界,羡慕不已。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藏书的乐趣和作用。那么怎么写呢?
(二)阅读笔下生辉板块要求。
(三)交流,启发。
(四)小结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其亲切地对话,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之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合作学习,提出疑问
二、习作要求
(一)读要求。
(二)交流讨论要求。
这次习作练习的内容与前面的能说会道紧密相连,有了前面的铺垫,习作不再是“纸上谈兵”。学生紧扣能说会道“顺势而上”,把自己刚才的想法写下来,不会觉得习作是苦差事,而是一件快乐而简单的事了。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三、学生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一)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二)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三)读几个学生的习作,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四)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要实现有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据此,我在每项内容教学时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发现、探究知识的规律,背诵积累知识,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拓展提升
三、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完成了由课内到课外,再到课内的过程。实现了生与生、师与生的互动,拓宽了学习渠道,拓展了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