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一 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一 学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3 10: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百花园一
主备人




练习课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形近字,认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读读背背含“春”的成语和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形近字、成语、名句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通过感受修辞手法在语句中的作用,体会情感,并仿写。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 学重


重点:修辞手法的认识与掌握。
难点:口语训练


阅读指导、谈话、讲述、讨论


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文本;学生思考、答问、练习。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案来源
金太阳光盘
第1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畅游美丽的百花园,这里有有趣的汉字、美妙的句子、还有丰富的词语、精美的短文、更有神奇的语文大课堂,带上你们的好心情与老师一起出发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教师用煽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感受“汉字真有趣”
(一)出示文中汉字。(读、注)(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字都含有“朿”,第二行字都含“束”。
(三)看文中插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朿”不封口,像长着尖尖的刺;“束”封口,像绳索把树枝捆起来。
(四)自由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怎样识记含有“朿”、“束”的字?
(五)游戏巩固:一分钟找家行动。策














与“水”有关的字:
与“目”有关的字:
与“言”有关的字:
与“刺”有关的字:
三、尝试“用加点的字说句子”
(读中悟、悟中仿)(一)出示句子,自读自悟:
1.
雨点落下来,发出的声音好听极了。雨点落下来,发出各种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2.
风一吹,水花到处飞舞。风一吹,水花四散,如烟,如雾,如尘。(二)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三)师生交流:哪个句子好,好在哪?
(相机理解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完成美育与智育融合的重要手段,是把死板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具有美育趣味的活动。游戏设计巧妙,既有趣,又有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认知过程中,语文知识得于综合运用。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拓展提升
(四)句子大变身。(写几个句子让学生用上“仿佛、如”,仿写比喻句。(五)师生共同参与句子大变身活动。
第2课时
导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指导“读读背背”
(读、悟)(一)小组合作读词语,说说: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二)指名读、齐读、接力读,熟读巧记。(三)师生交流:你理解了哪个词语?
(四)活学活用:(创)
春天来了,(
)。你瞧(
),我们来到花园,只见(
)。你听(
),我们来到河边,只见(
),真是(
)。
(五)说说你搜集的关于“春”的四字词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教师用煽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语言训练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的表达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在训练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和积累,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交流“我的采集本”
(注)(一)自由朗读文中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展示搜集的写景诗句。(三)小组合作:交流“我的采集本”,互相摘抄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三、走进“阅读平台”
(以读促思、以注促悟)(一)自由朗读《假如风有颜色》,要求读准读通。(二)同桌互相听读短文,互相正音。
(三)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四)小结学生质疑,小组合作。(五)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学习。(六)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七)拓展:假如风有颜色,你会想到什么?(仿、创)假如风有颜色,校园里的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风有颜色,街道上的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风有颜色,森林里的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从而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拓展提升
四、布置作业(创)
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季的各种花,写观察日记。
第3课时
导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一定认识这些花,用一句话说说你的了解。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走进“花的世界”
(读、悟、仿)(一)注意观察,说说:花的名称、形状、颜色、长势。(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三)师生交流:
水仙花:白嫩的茎里抽出好几条嫩绿的枝叶,在一丛一丛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如玉的小白花,花中还嵌着金黄金黄的花蕊。(写话指导:抓住形、色、姿进行描写)
桃花:粉红艳丽,五个粉色的小花瓣合成一个小圆脸,花瓣那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的小点,三四朵小花围成一个小圈,在春风吹拂下真像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羞涩地跳着“圆舞曲”。
(写话指导:结合想象进行描写)
杜鹃花:个子不高,但是花枝很多,一朵赛过一朵,一簇赛过一簇。每一个花枝的顶端都是背靠背的开着。每朵花有两层花瓣,外边有五层大花瓣,里边有五层小花瓣。
(写话指导: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
(四)交流观察日记,进行介绍,并修改。(五)你所喜爱的花,你还可以去了解它的什么?
(花名、生长地、花期、用途、传说)
(六)你怎样去搜集这些资料?
(上网、查阅书籍、访问、找图片、照片)
教师从学生的发言入手,引导大家思考描述了景物的哪个方面,还可以怎么描述,充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同时训练学生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能力。。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就要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把学校、家庭、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较大的空间参与语文学习实践。
拓展提升
三、布置作业
(创)搜集资料去了解你所喜爱的花。
第4课时
导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交流“花的世界”
(一)指名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说说各自的收获。
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学生把听到的语言内化,通过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对材料进行加工,对语言进行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散思维,丰盈言语。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二)老师出示搜集的资料
(读、悟)桃花
有小花白碧桃、大花白碧桃、五花碧桃等品种。花单生,有白、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月。桃花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现各地广为种植。喜欢阳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湿。桃花可以食用、美容,还可以治病。白居易曾用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桃花带来的春的气息。(三)引导学生小结:
(搜集的资料要按一定顺序加以整理)
(四)根据所喜爱的花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1.
交流资料,说一段话介绍喜爱的花。2.
整理资料,写一段话介绍喜爱的花。(指导学生利用观察日记、花的资料等进行介绍和写话。)
二、共享“花的世界”
(仿)(一)小组推荐代表,介绍喜爱的花。
(二)师生交流,指导写话。小结:
1.
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2.
抓住形、色、姿写出花的特点;
3.
结合想象,用上好词佳句进行描写。
4.
可以运用资料进行补充介绍。
教师从参与者的角度,对语文活动的开展在步骤和方法上给予适当提示,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就要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把学校、家庭、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较大的空间参与语文学习实践。
拓展提升
(三)举办“花的世界”展览。(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