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语言的魅力
学案
课题
语言的魅力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让·彼浩勒的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让·彼浩勒的资料。(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板书课题。2.引导交流让·彼浩勒的资料。
1.齐读课题。2.自由交流让·彼浩勒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明确主要内容。(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忆字形。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并相互交流。3.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组织全班交流。
1.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小组合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全班交流。(1)要注意“魅、牌、衷、酸”的字形。(2)新词理解。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好。无动于衷:内心毫无触动。(3)课文写的是一位法国诗人在一位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人们纷纷解囊。
1.看拼音,写词语。
mèi lì
bā
lí(
)
(
)
shēn shì
xīn suān(
)
(
)2.辨字组词。牌(
)
脾(
)
丐(
)亏(
)绅(
)
坤(
)
衷(
)哀(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2.组织全班交流。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组织展示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2.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失明老人坐在巴黎的大街边乞讨,过往的行人却无动于衷。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诗人让·彼浩勒在乞讨的木牌上加上几个字后,人们纷纷解囊。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揭开了行人慷慨施舍的原因——是木牌上充满感彩的语言产生了神奇的力量。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全班展示读。
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衣着(
)的老人(
)的感情(
)的语言(
)的春天(
)的表情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出示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读出老人的可怜、行人的冷漠,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的孤独可怜,行人那种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木然神情,这样的朗读既培养了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在学习过程中,我还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让学生通过朗读“我什么也看不见”,体会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听写词语。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听写词语。2.自由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5.根据解释填词语。(1)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内心毫无触动。(
)(3)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色。(
)
二、品读课文。(用时:30分钟)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默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失明老人的句子。
3.启发思考:诗人添上几个字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课件出示添字前后的两句话,引导学生齐读,组织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5.过渡: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引导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并画下来,细细体会。
6.组织全班交流。
7.引导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8.组织展示背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段文字描绘的画面。2.默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失明老人的句子,细细体会。3.齐读添字前后的两句话,小组内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5.全班交流。6.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7.全班展示背诵。
6.按原文填空。(1)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
,那
,那
,那
,怎么不叫人陶醉呢?(2)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
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
呢?7.理解句子。(1)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三、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拓展:一句有魅力的话往往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给我们的校园写几句警示语呢?2.组织全班交流。
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8.用有魅力的语言给我们的校园写一、两句警示语,提醒大家注意环境卫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首先,学生通过读书与文本进行第一次较深入的对话,从语言文字入手,扣住“变”字感受诗人修改后的语言魅力所在。然后,阅读文本第六自然段,与作者展开对话,深入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会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接着,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本节课以与文本的对话为核心,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体验,实现对语言的魅力进行有层次的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