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 陋室铭
刘禹锡 一、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三、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1、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2、陋室的环境如何?3、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4、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呢?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
为何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意是什么?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环境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高雅 五、探究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何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修辞手法: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出主题说其他事物,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 ,它有起情,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类比: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对本事物的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小结: 作者虽身居陋室,但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 ,正是作者有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怀,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感和安贫乐道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