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翻书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认识理解“辕”“辙”.
课件出示:马车的图片,认识“辕”“辙”,看课件理解“辕”和“辙”的意思。(辕: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当车往南走时,辕就会指向南方,(板书:南)。而当车往北走的时候,车辙就会伸向北方。(板书:北)。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3.指导书写“辕”字。
三、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②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21世纪教育网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21世纪教育网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
②自由读
③个别指导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
《南辕北辙》中,那个人是怎么想怎么说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他们之间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1)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2)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3)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3.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4.你觉得坐车人是个怎样的人?
5.坐车人能到楚国吗?
6.引申阐发道理
(1)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21世纪教育网
(2)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①分担角色
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从这个故事里,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七、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课后习题
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