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21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21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7:42:35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住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形(2)了解本文议论的构架(3)学会围绕一个观点运用典型事例展开论述的方法。
2.方法与技能:学会合作探究,自主分析课文,掌握议论文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导入激趣
也许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有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比如翻过一座山的方法,通过一条河的方法等都不会是唯一的。现在我们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看到是一个什么。
我们把白色部分当作参照的时候,它是一个灯座。
导入激趣
导入激趣
如果把黑色当作参照的时候,它是两个对着的脸。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的测试,只是为了表明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罗迦·费·因格的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人。
导入激趣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的方法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常识回顾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汲取
根深蒂固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jí)
(dì)
(qiè)
(zī)
(yù)
(héng)
理解词的意思
汲取
根深蒂固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
勤勉的样子。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分析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分了几个层次论述的?
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第1~3段: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4~8段: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和它所引发的创造力。
第9~13段: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
合作探究
1.重点读第二部分,概括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要素。
要想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渊博的学识,及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作者引用约翰·古登贝尔克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技术和罗兰·布歇尔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引用约翰·古登贝尔克、罗兰·布歇尔的故事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要想成为一个创造力的人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还要有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怎么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作者先是引用心理学家的结论,引出观点。然后又批驳多数人认为那些明星才有创造力的说法,说明那些具有创造力的明星们只是关注了自己的想法,并能坚持下去。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关键在于能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如何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概括说出本文的论证过程及运用的方法.
层次 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
1-2自然段 举例子,析问题。 事实论证
第3自然段 确立创造性思维 驳论,对比论证
4-8自然段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条件。 引用了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技术和罗兰·布歇尔的故事
9-11自然段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理论论证,事实论证,驳论
12-13自然段 理论分析 理论论证
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举例。先假设答案唯一,事物发展就止步不前,由此可知,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事实论证
引用心理学家的话,再批驳大众对创造性人只是大明星的说法,指出大明星也是因为关注灵感而坚持不才成功的。
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
合作探究.语句赏析
1.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我们不能固步不前,而应该不断打破常规,创造新的答案,开辟新的途径。比如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扁的,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2.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即使有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那也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比如我们学会了数学中的三角比数,就可以用它去计算现实山、楼的高度。
文本
合作探究.语句赏析
3.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一个人的灵感的产生需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并能思考探究,逐渐把它变成新的理论。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就想到为什么苹果会落地,既而发现了了牛顿定律。
4.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一个大理论常常产生于一个小灵感小细节。比如人们发现有些东西能在水中漂起来,就发现了物质都是有密度的。
文本
合作探究
具体说说,本文对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借鉴。
(1)用事实说话,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2)用问题引出观点,深入浅出,新颖引人。
文本
总结
本文运用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既而通过正反论证说明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接着作者引用典型事例说明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创造性要素,接着说明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并概括了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文章思路清晰,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性,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拓展训练
一座独木桥,每边10个人,要想两边的人都能尽快同时通过,应该怎么做?说出的方案越多越好。
(1)两边同时过一个,在桥中间,一人抱住另一个人转向放另一边,这样都可过到桥的对面;
(2)一边人从桥上过,一边人可从桥下泅水过等。
拓展训练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1)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它;(2)这繁华的街道多么美呀,可是上帝没有给我明亮的眼睛;(3)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可是我是上帝抛弃的那一个 ;(4)把你的温暖分给我一点,你就会得到双倍的温暖......
拓展训练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个长者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点: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其次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1)赞成第一种说法,因为是一个小孩,能做到直面自己的错误是非常了不起的。
(2)赞成第二种说法,因为赔钱这种行为就能证明小孩知道自己的错误,行动证明一切。
(3)赞成第三种,作为小孩来说,还是不能独立赔钱的,因为他挣不来钱,只能跟家里人要,所以有钱家的孩子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道歉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所以作为孩子来说应该首先学会道歉。
拓展训练
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2.针对本文的观点,想想以后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写成一个小短文,字数不少于50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形,(2)了解本文议论的构架,(3)学会围绕一个观点运用典型事例展开论述的方法。21*cnjy*com
方法与技能:学会合作探究,自主分析课文,掌握议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个观点运用典型整合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引导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也许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有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比如翻过一座山的方法,通过一条河的方法等都不会是唯一的。现在我们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看到是一个什么。21教育网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写在黑板上。老师总结:通过不同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它是不同的事物。比如我们把白色部分当作参照的时候,它是一个灯座;如果把黑色当作参照的时候,它是两个对着的脸。不过这只是一个小的测试,只是为了表明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罗迦·费·因格的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人。【来源:21cnj*y.co*m】
预习感知,认知字词,分析结构。
了解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出处:21教育名师】
回顾旧知:请大家回顾一下,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证的方法有哪些?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理解词的意思。
汲取(jí):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ì):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è):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不言而喻(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é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4.分析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分了几个层次论述的?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第1~3段: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4~8段: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和它所引发的创造力。
第9~13段: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统一认识,展示成果,老师引导补充。)
重点读第二部分,概括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要素。
明确:要想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要素:(1)渊博的学识,及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21·cn·jy·com
作者引用约翰·古登贝尔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技术和罗兰·布歇尔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引用约翰·古登贝尔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罗兰·布歇尔的故事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要想成为一个创造力的人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还要有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认为怎么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关键在于能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作者先是引用心理学家的结论,引出观点。然后又批驳多数人认为那些明星才有创造力的说法,说明那些具有创造力的明星们只是关注了自己的想法,并能坚持下去。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2·1·c·n·j·y
概括本文有关如何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的观点。
明确: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概括说出本文的论证过程及运用的方法.依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斜体部分为学生必须填写)
层次 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
1-2自然段 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举例子,析问题。 事实论证
第3自然段 确立创造性思维 举例。先假设答案唯一,事物发展就止步不前,由此可知,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驳论,对比论证
4-8自然段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条件。 引用了约翰·古登贝尔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创造印刷机和排版技术和罗兰·布歇尔的故事 事实论证
9-11自然段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引用心理学家的话,再批驳大众对创造性人只是大明星的说法,指出大明星也是因为关注灵感而坚持不懈才成功的。 理论论证,事实论证,驳论
12-13自然段 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 理论分析 理论论证
6.本文有许多语句看似平淡但是包含丰富的道理,请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道理,并举例说明。
(1)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2)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3)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明确:(1)我们不能固步不前,而应该不断打破常规,创造新的答案,开辟新的途径。比如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扁的,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www.21-cn-jy.com
即使有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那也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比如我们学会了数学中的三角比数,就可以用它去计算现实山、楼的高度。21·世纪*教育网
一个人的灵感的产生需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并能思考探究,逐渐把它变成新的理论。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就想到为什么苹果会落地,既而发现了了牛顿定律。
一个大理论常常产生于一个小灵感小细节。比如人们发现有些东西能在水中漂起来,就发现了物质都是有密度的。www-2-1-cnjy-com
7.具体说说,本文对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借鉴。
(1)用事实说话,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2-1-c-n-j-y
(2)用问题引出观点,深入浅出,新颖引人。
四、总结:
本文运用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既而通过正反论证说明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接着作者引用典型事例说明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创造性要素,接着说明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并概括了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文章思路清晰,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性,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拓展训练。
1.一座独木桥,每边10个人,要想两边的人都能尽快同时通过,应该怎么做?说出的方案越多越好。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大家把诗人可能写的内容写下来,越多越好。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个长者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点:21*cnjy*com
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首先应该道歉,其次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讨论后,归纳方法:
(1)两边同时过一个,在桥中间,一人抱住另一个人转向放另一边,这样都可过到桥的对面;(2)一边人从桥上过,一边人可从桥下泅水过等。21cnjy.com
(1)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它;(2)这繁华的街道多么美呀,可是上帝没有给我明亮的眼睛;(3)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可是我是上帝抛弃的那一个 ;(4)把你的温暖分给我一点,你就会得到双倍的温暖......【版权所有:21教育】
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只要理由充足都可以肯定。归纳起来可以参考如下:
赞成第一种说法,因为是一个小孩,能做到直面自己的错误是非常了不起的。
赞成第二种说法,因为赔钱这种行为就能证明小孩知道自己的错误,行动证明一切。
赞成第三种,作为小孩来说,还是不能独立赔钱的,因为他挣不来钱,只能跟家里人要,所以有钱家的孩子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道歉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所以作为孩子来说应该首先学会道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布置作业
背诵最后一段。
  2.针对本文的观点,想想以后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写成一个小短文,字数不少于5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
填空题
给下列字注音
汲取( )
根深蒂固( )
锲而不舍( )
孜孜不倦( )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根深蒂固: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3.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  )实业家、(  )、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   )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www.21-cn-jy.com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汲取 远博 毫不相干
B压榨 关键 根深蒂固
C灿烂 坚信 孜孜不倦
D调查 缺乏 锲而不舍
下列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谁也无法撼动。
B他对理想锲而不舍地追求,受到人们的爱戴。
C罗迦·费·因格即使不言而喻,我们也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道理。
D李明做的这件事情与他的职业毫不相干。
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通过报纸的大力宣传,提高了这里的知名度。
B他没有来的原因是天下雨造成的。
C钓鱼岛是我们的固有领土,这一点是由历史决定的。
D这些萝卜、白菜和蔬菜是农民朋友一年的收成。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21·cn·jy·com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21·世纪*教育网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给选段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 ② ③ ④ /⑤
B① ②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⑤
D① ② /③ ④ ⑤
2.第①自然段两个句子的句式及其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反问句 引起人的思考
B反问句 无疑而问是强调的作用。
C设问句 在此文中起过渡作用,也是为了引起人的思考。
D设问句 起强调作用。
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说明正确的是( )
A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语 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D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4.“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任何”等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1cnjy.com
5.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对不对?为什么?

课外阅读。
有机肥迎来了好机遇
①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句话点明了农家肥对于农业生产的超凡地位 。不过,这已经是老皇历了。叫好不叫座,明知有机肥比化肥好,但农民就是不爱用,这正是目前有机肥推广所面临的最大现实。2·1·c·n·j·y
②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还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提升粮食、蔬果的品质和口感。不少人觉得,现在的蔬果好像比过去好看了,但却没有过去的香了。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楚化肥已经全面取代有机肥地位的后果之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③因此,严格控制化肥的过度使用,推广有机肥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要制定有机肥使用的补贴政策,保护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确保他们应有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减少 土地的污染和退化,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粮食、蔬果的品质和口感。相信有机肥在未来还是大有一番作为的。2-1-c-n-j-y
1.第②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
2. 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过度”为何不能省去?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jí dì qiè zī
2.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勤勉的样子。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3.美国 学者 《创造性纸牌》
二选择题



三课内阅读



这些词语都起到限定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意思是还有其他情况,“往往”说明常常会出现的情况,“任何”是指无一例外。21教育网
不对。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只是你有没有储备足够的知识,能否活用知识,能否发展知识。
四课外阅读
作比较,说明有机肥的好处。
理由:若去掉“过度”,会让人理解为“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即不准使用化肥,这就与文章的原意不一致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