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12 21: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中国园林分类宏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规模宏大,建筑气派,色尚红黄。多分布于北方 精巧的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上海豫园,扬州何园等。精巧别致,曲折婉转,青瓦白墙。多分布于南方。 寺观园林颐和园风光苏州园林苏州留 园苏州狮子林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北海公园园林的基本要素自然景观:山、水、植物、建筑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点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自然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美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园 林 艺 术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中国为代表):以山水为主,典雅精致,讲究意境美(自然山水式) 西亚园林体系(阿拉伯国家):以水池为中心,十字形交叉道路(十字交叉式) 欧洲园林体系(法国为代表):规则的几何形,整齐对称,讲究人工美(几何图形式)中国园林强调自然之美欧洲古典园林强调几何图形崇尚人工美西亚体系,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拙政园的见山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北京陶然亭公园中的“华夏名亭”由九个历史文化名亭组成,它们分别是:屈原的“独醒亭”,王羲之的“兰亭”及其子(王献之)的“鹅池”碑亭,欧阳修的“醉翁亭”,陶渊明的“醉石”,白居易的“浸月亭”,扬州瘦西湖的“吹台亭”,无锡惠山公园的“二泉亭”,苏州沧浪亭公园的“沧浪亭”,杜甫的“少陵草堂”碑。
(陶然亭,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苏州“个园”—春山苏州“个园”—夏山
苏州“个园”—秋山
苏州“个园”—冬山
营造空间美的手法 (1)框景:利用门窗的边框,利用室外的景物作为内容,形成风景画面。(2)借景:借用园外之景来点缀、补充园林。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3)分景(包括障景与隔景):借用游廊、围墙、建筑、植物、假山、堤岛、水面等分割景物,使两边景致各异,或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使园景虚实变换,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框 景借 景分 景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