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3 07: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斗民族初级中学2016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六个大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知识运用(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寒噤(jìn)
洗劫(qiè)
竹篙(hāo)
锐不可当(dǎng)
B.嶙峋(xún)
阴惨(chǎn)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
C.荒谬(miù)
淤泥(yū)
提防(dī)
毛骨悚然(sǒnɡ)
D.制裁(chái)
俨然(yǎn)
伧俗(chuānɡ)
转弯抹角(mǒ)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斟酌
帷暮
金銮殿
月明风青
B.琉璃
丘壑
因地自宜
张惶失措
C.轩谢
蔷薇
巧妙绝纶
不可明状
D.推崇
鞠躬
雅俗之别
重峦叠障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B.
面对蜂拥而上的建设热潮,政府部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因地制宜,这样不仅是对城市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21cnjy.com
C.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D.看到大量鱼类因漏油事故而死亡,渔民们触目伤怀,不禁落下了眼泪。
4.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B.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能否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
C.通过学习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使我充分认识到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5.加在“赵州桥所以名扬中外,主要不在于它造型美观,而在于它建造的科学性。”这一段文字后面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1·c·n·j·y
①从桥梁建筑的技术上说,它的最大特点是:跨度大、桥拱低。
②这样,车马和行人上上下下就省劲多了。
③这个特点,在1000多年以前,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④可是赵州桥不同,50多米的跨度,却只有7.23米高的拱,从地平线到拱顶,虽然也是圆弧形的,但只有全圆的五分之一,所以桥面的坡度非常平缓。21·世纪
教育网
⑤拿欧洲来说,在11世纪以后,虽然也建造过一些跨度比较大的石拱桥,可是桥拱都比较高,桥面的坡度自然就大。www-2-1-cnjy-com
⑥这样,不仅车马上桥要费很大的劲,就是行人空着两手过桥,一上一下,也很吃力。
A.⑤⑥①③④②;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⑥④②;
D.⑤⑥④②①③。
6.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中有知识,那是我们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
;书中有精神,
;书中有思想,
;书中有智慧,
。21
cnjy
com
①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将理想上升为行动,生长而成的生命之花。
②那是长久的思考与无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的永恒之果。
③那是用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拷问,融会而成的灵魂之光。
④那是那些真诚与多情的人们,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结。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7、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杜甫《春望》中的“

”借助杜甫搔头插簪的细节,总写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之甚。
【版权所有:21教育】
(4)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5)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6)是故谋闭而不兴,

(《大道之行也》)
9、名著导读(4分)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21
cnjy
com
  (1)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的小说《
》。(2分)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2分)
文章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2分)
清晨的空气最新鲜吗?
孟凡
人们常常认为早晨的空气是最新鲜的,所以又把早晨称为清晨,并都在这段时间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但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特别是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是一天中空气最浑浊的时候。科学家们检测,在一天中,上午10点左右至下午3~4点空气最为新鲜;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严重,其中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右为污染高峰时间,当然此时的空气就是最不新鲜的了。【出处:21教育名师】
天快亮时空气含氧最少
对人体健康来说,空气的好坏取决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有害气体含量的多少。氧气含量高,有害气体含量少则空气好,反之则不好。氧的来源主要是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的。白天,光照好,光合作用起主要作用,植物产生的氧气多;晚上,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照样进行,直到早上。这时,花园、树林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都较高,而含氧量较低。所以早上的空气并不是最好的。很显然,天将亮的时候,也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最多、氧气最少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感觉早晨空气新鲜呢?早晨,我们从相对温暖的屋里出来,呼吸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有人就误以为是新鲜空气。可以肯定地说,这感觉“是凉爽,不是新鲜”。
空气新鲜程度由什么决定?
一天中空气新鲜程度的不同,最重要的原因是气候因素。昼夜间的垂直温差变化明显,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容易上升,污染物容易被带到高空扩散;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天空中就形成“逆温层”,这个“逆温层”就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空,使地面空气不能上升,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就不能扩散。化学性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芘等,这些物质不是降尘,而是长期降落不下来的飘尘。一般在夜间、早晨和傍晚易出现逆温层,所以,在这些时间里空气最污浊。这时,在户外锻炼的人们正好受害,活动量越大,其受害程度就越严重。到了白天,当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迅速上升,逆温层就会逐渐消散,于是污染物也就很快扩散了。一般到上午10点以后,地面空气就很新鲜了。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时间应选择在日出以后,最好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3~4点之间,因为,这时的空气最新鲜。
文章以“清晨的空气最新鲜吗?”为题的好处是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4分)
1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白天,光照好,光合作用起主要作用,植物产生的氧气多。
1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3分)
13.你的父母坚持每天清晨锻炼身体,请你依据阅读本文获得的知识,劝其改变锻炼身体
的时间。(2分)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4分)
最后的短信
  寒冬,强壮的父亲竟然一下子病倒,来城里住进了医院。我和先生都很忙,为了方便联系,就给父亲买了手机。父亲戴着老花镜,满面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遇到病友就说:“我的新手机,我女儿买的。”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在病床上,我手把手地教会了父亲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又自作主张地替他存了几个常用号码。我以为手机对父亲而言,只是“便携式电话”而已。六十多岁的人了,能拨打接听就相当不错了。
  父亲住院,我在公司上班。我每天中午都给父亲打个电话,常常是匆匆两句就挂了电话,全然不顾父亲还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父亲有时也给我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我精神好多了,你放心。”然后就是几床出院了,几床恶化了,几床陪伴不错之类的鸡毛蒜皮。
  我常常粗暴地打断他的话:“年底了,我忙得很,我挂了。”
  周末去看父亲,他恳求我说:“听说发短信又便宜又不必接听,你教我发短信吧,到时你看一下就知道我说的事了!”我不耐烦地给他演示了一遍,说:“你有空就慢慢琢磨吧!”顺手将《使用说明书》递给他。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嘟”了一声,原来是父亲的短信发过来了。父亲呵呵笑着说:“以后挂盐水针的时候,我就给你发短信。”【来源:21cnj
y.co
m】
  果然,父亲学会用手机发短信,我的手机像热线一样忙。
  他在短信里告诉我他用上新药了,主治医生来看过他了,又做了新检查,睡眠也不错……当然最多的是关照我的生活和工作。
  每每我还在赖床,父亲的短信到了:“起床了吗?别误了上班”;每每到了吃饭时间,他的短信又到了:“吃饭了吗?别饿坏肚子”。
  每每我在网上聊天,他的短信又到了:“睡了吗?过度上网有害健康,关好门窗,谨防小偷”……
  我想我30多岁了,还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吗?暗地里笑他婆婆妈妈。
  偶尔回个短信,连字都懒得打,找现成“电报式”的范本,“嗯”、“好”、“没”是我常用的消息内容。
  父亲的病加重了,确诊竟然是“胰头癌”,他发短信开始吃力,我劝他说:“还是打电话吧!我不忙了。”父亲笑着说:“发短信,既便宜又解闷。”他扬扬手机说:“最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打断我的话。”
  听了这话,难过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泪水溢出了眼眶。我怎么没想想,父亲还能给我发多少条短信呢?
  正月十五,我去单位上班,收到父亲的短信:“我很好,勿念!”这是他所有短信中最简要的一个。我回了,说我下午就去医院,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是父亲给我的最后一个短信,最后一个安慰,最后一个善意的谎言。
  傍晚我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深度昏迷,手机就摆在床头。母亲流着泪说,中午他就时不时地看手机,大概还想给你发条短信。
  父亲走得十分意外,本来预计怎么也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想到上苍作弄人。他留下的短信,我再也舍不得删去,这是父亲留给我最后的财富和温暖。泪光迷离中,我仿佛看到父亲在天堂门口上给我发短信,每个短信都带着老父的一颗心,向我飞来。
(作者:义
兰;摘自《羊城晚报》)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5.本文以“最后的短信”为题,有何作用?(3分)
16.本文语言朴实无华,饱含深情。请品味下面的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1)父亲戴着老花镜,满面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遇到病友就说:“我的新手机,我女儿买的。”
(2)听了这话,难过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泪水溢出了眼眶。
“我”让父亲给“我”打电话就行,父亲为何还要坚持发短信?(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的问题。(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21教育网
18.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2分,每小题0.5分)
(1)阡陌交通
(2)悉如外人
(3)才通人
(4)男女衣着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选文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对作者笔下的这个“世外桃源”,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河北新闻网7月5日讯
红灯亮了,前面骑电动摩托车的小学生刹了车,后面的小学生一时走神险些追尾。“真对不起,我没注意。”“没关系,红灯亮了要及时刹车,要是在马路上就太危险了。”这一幕发生在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小学的“儿童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基地”。这个日前启用的教育基地,是我省首个“儿童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基地”。21·cn·jy·com
  
该教育基地由石家庄市交管局投入10多万元兴建,占地约300平方米,它针对儿童学习能力及兴趣特点,将交通安全常识通过微缩仿真道路情景、交通安全游戏等形式设计到教学情景中。“希望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学习日常出行中过街、通行、乘车等交通常识,逐渐养成自觉守法、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也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增强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车国利表示。2-1-c-n-j-y
2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简洁、醒目的标题。(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3分)
四、诗歌欣赏(4分)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二字炼得极好,任选一字,简要赏析(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五、语文实践(6分)
23.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读书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一:班级拟办一期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刊,请你为这期班刊策划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活动二:班级开展
“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一:请以“
其实不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横线上可填“做个快乐的人、学好语文、戒除网瘾……”www.21-cn-jy.com
题目二:我自己能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