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1·cn·jy·com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认识西方侵略对我国整体的外部性冲击,特别是战败对近代中国政局的影响。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鸦片走私;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及条约。
2.过程与方法::⑴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演)两次鸦片战争概况。⑵理论分析能力:从理论上对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⑶识图填图能力: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和沙俄割占我国领土示意图。⑷阐述材料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⑵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⑶价值取向:深切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勿忘国耻,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应用多媒体件,包括地图册、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导学案。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如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问题—阅读—共析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通过由浅入深的思考,逐步理解和剖析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
教法学法
教法:
问题教学法唱主角,辅之以归纳法、影像资料辅助法、小记者采访法、图文结合法、讲述法、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展示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等。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示归纳法、辩证思维分析方法、比较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第10课 鸦片战争(板书)
教学环节
教材处理
教学活动
设计技巧
导入新课,兴趣历史(2分钟)
图一虎门销烟浮雕
图二禁毒日则徐后人焚烧毒品毒品成为当今和谐世界的一颗毒瘤,为了纪念虎门销烟,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世界禁毒日。遥想一百多年前,曾有一位感动中国的、叱咤风云的禁毒英雄——林则徐。今天我们将缅怀英雄的不朽业迹,一起重温《鸦片战争》!
师:投影显示。生:请看屏幕。 (图片解读法)
历史提问控制好速度
提前播报,锁定历史
虎门销烟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影响各是什么?两次鸦片战争有何异同?
师:投影显示生:请看屏幕
历史提问定位好关注度
探 究 学 习, 感 悟 历 史(28分钟)
一、虎门销烟(板书)1、原因(板书):⑴根本:鸦片走私危害⑵主要:禁烟呼声高涨⑶直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禁鸦烟2、过程(板书):时间、地点、结果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英、美走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3、影响: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②英国政府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
师:投影显示[探究问题1]图文资料生:自主学习法[探究问题2] 小记者采访法师: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投影图文资料生:角色扮演法小结、过渡:英国在打开中国大门时先后用了三块"敲门砖":第一块是商品,第二块是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用第三块"炮舰",发动侵略战争。
历史提问选择好角度
二、鸦片战争(1840.6--1842.8)(板书)1、原因(板书)
⑴偶然:禁烟运动⑵必然:中外力量对比 2、经过(板书)⑴开端:1840年6月,英舰封锁广东海面⑵发展:1841年,东南沿海军民抵抗,英军占香港岛⑶结束:1842年,中英订约 3、结果(板书)中英《南京条约》(列表: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危害)[教师过渡]既然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那么,这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4、影响(板书)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含义阐述:“半封建”指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师:投影显示[探究问题3] 图文资料生:合作探究法 师:引导学生看《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投影打出或直接用挂图)问“鸦片战争分哪几个阶段?各段有何重大历史事件?”生:图示归纳法 师:投影显示[探究问题4] 图文资料生: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师:投影显示[探究问题5] 表格资料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战前和战后进行对比,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生:合作探究,
完成表格。
历史提问确定好形式度历史提问精选好新颖度 历史提问把握好难易度 历史提问掌握好效度 历史提问构思好多角度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板书)⑴根本: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权益⑵直接: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2、经过(板书)⑴爆发:1856年秋,英炮轰广州⑵发展:1857年,联军委员会⑶高潮:1858年,《天津条约》(4)扩大:1859年,大沽口血战(5)结束:1860年,《北京条约》 3、影响(板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师: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及史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2,(看一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哪几个阶段?各段有何重大历史事件?”(找一找)生:自主学习,各自回答。师:[探究问题6] 表格资料对比《天津条约》和《南京条约》,说明侵略势力是怎样由沿海伸入内地的?(想一想)为何《北京条约》比《天津条约》的危害更大?(议一议)生:比较学习法 师:[探究问题7]笫二次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笫二次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笫二次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政府更加半殖民地化?生:自主学习法
历史提问把握好难易度 历史提问安排好梯度 历史提问构思好多角度
自我反馈,牢记历史(5分钟)
继续:.战争根源(变中国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战争性质(侵略战争);战争手段(武力征服,过程也相似);战争影响(取得割地、通商等权益)扩大:国家增多(英国;英、法、美、俄)、时间增长(2年;4年)、区域增广(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侵入到北京)、条约增加(三国签约;四国共签订了8个条约)、危害增深(半殖民地化程度不同)
师:[探究问题8]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何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生:合作探究法
历史提问设计好跨度
畅谈感受,借鉴历史(8分钟)
原因:根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落后。客观:英国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主观: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明显的劣势。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师:中英两国远隔重洋,当初英国侵华时只有48艘军舰和4000名士兵,中国有人口3.6亿,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从两次战争失败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如何避免悲剧在今天重演?生:讨论看法,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历史提问处理好广度
温故知新,拓展历史(2分钟)
读图片回答问题(图片见多媒体)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书上叙述的内容不多,请同学们课下查阅一些资料,各自写一篇对他介绍和评价的短文。(约150字)林则徐禁烟举措对当今“国际禁毒”有影响吗?谈谈你的看法。(约150字)
生:课外论文评比或“国际禁毒”展师:鸦片战争是东方古老刀矛与西方近代炮舰的拼杀,是落后的农业大国与新兴工业国的较量,是东西方历史长河交汇掀起的骇浪,这场搏击,中国原本一个“枫叶之国”变成了一只期待昂首的“雄鸡”。中华民族有反抗精神,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提问掌握好效度
[探究问题1] 图文资料
材料一
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为流通总额的1/5。
材料二
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150斤稻谷。www-2-1-cnjy-com
材料三
吸食者达200多万人、数十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2-1-c-n-j-y
材料四
图(略)
《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2·1·c·n·j·y
这样,鸦片走私到底对中国哪些方面造成危害?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对策?”
答: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贫弱;“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腐蚀政治,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削弱军队战斗力;毒害身心,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来源:21cnj
y.co
m】
[探究问题2]视频史料
材料-
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粤查禁鸦片。他从良乡县发出传牌:第一,此行未带官员供事书吏,只有勤杂服务人员10人,若发现假冒,拘捕惩办;第二,沿途所经州县驿站,交通工具自行解决,自付费用,不许在各驿站索取分毫;第三,所有借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第四,严禁身边工作人员收受红包馈赠。最后,传牌强调“言出法随”,要求沿途各州县驿站官吏严格遵守,违者严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林则徐
思考:召开《虎门销烟新闻发会布》,学生扮演记者,围绕虎门销烟对林则徐进行模拟采访。问:面对鸦片的危害,林大人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你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销毁?你这举动之后预测-下会出现怎样结果?21
cnjy
com
答:见教材处理。
[探究问题3] 图文资料
材料一
中英发展状况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落后的封建制度
材料二
中外对比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思想
中国(晚清)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吏治腐败,官昏民反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萌芽,财政困难
军备废弛,纪律败坏
闭关锁国,封建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愚昧无知,夜郎自大,科技落后,文化专制
世界(英国)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资本主义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君主立宪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海上霸主,实力雄厚
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殖民霸主
思想文化繁荣活跃,近代科技世界领先
思考: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正问、认知水平的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追问、理解水平的提问)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正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www.21-cn-jy.com
(2)
鸦片战争前,社会流行着许多诸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做官诀窍,多磕头,少说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贪污之王”和珅贪污达8亿两黄金相当于当时国库十年财政收入,按现在市场价折合人民币4500亿元)
等民谣谚语,这反映了中国什么现象?除此之外,导致中国落后挨打还有哪些毒瘤?21·世纪
教育网
(3)七嘴八舌: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这种说法正确吗?(反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答:(1)(2)见材料二表格。(3)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和获取原料产地是英发动战争根源。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探究问题4]中英《南京条约》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项目
主要内容
对中国危害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负担和清政府财政困难
开口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关税主权,便利了外国经济侵略
[探究问题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情况对比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封建的旧式农民革命
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结构
单一阶级结构(地主与农民)
复合阶级结构(地主、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
[探究问题6] 《南京条约》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
赔款
2100万银元
1800万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厦福宁上
南京、天津等11处
关税
中英商定
“值百抽五”
其它权益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以到内地经商等
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大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探究问题7]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时间
条约
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1858年
《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
1860年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约40万
1860年1864年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
19世纪80年代
《改订条约》及其几
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
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中国强盛时期领土的1/9=新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后作业或实践布置
【基础达标题】
1.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黑瞎子岛的归属依据的是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岛屿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归中国所有,它将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多达(
c
)21教育网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120多万平方千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能力提升题】
2.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鸦片当众销毁;2012年6月,在第25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举办了“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周”活动。下列有关评述正确的是(b
)21cnjy.com
a.前者的目的是显示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后者的目的是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c.两者都与国际禁毒息息相关
d.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高考链接题】
3.(2011上海)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创新拓展题】
4.阅读下列材料
1840年——1856年输华商品价值和对华走私鸦片数量统计表
年代类别
1840年
1844年
1848年
1852年
1856年
年输华商品价值(英镑)
524198
2305617
1445959
2503599
2216123
对华走私鸦片(箱)
15619
23667
38000
48600
58606
请回答:
根据材料,说明1840年至1856年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和对华走私鸦片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21
cnjy
com
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表的能力。可以用坐标的方法,年限为横标、数量为竖标,连点成线,即可明白基本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在1840年到1844年剧增。原因是《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便利了商品倾销;但在1844年以后,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基本徘徊不前。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农民负担的加重及鸦片的输入,白银外流,购买力降低。而对华走私鸦片在1840年后一直激增,原因是中国战败后禁烟已难以实施。【版权所有:21教育】
【拓展升华题】
5.北京时间2009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执意拍卖140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两座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进行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拍卖。兔首和鼠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胞。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其中多数是在国力羸弱、战乱纷纷的年代里被偷盗抢劫出去的。
读了以上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就你的认识写一篇小论文。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指导时,可进行再拓展,如,这些文物是何时以何方式流入法国?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近年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结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就本题来说,是要求通过对方式的设计来再次认识文物流失海外非正义性质。答案参考: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提问用于实践,分析重点,讲清难点。既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又让学生与现实相结合,使整节课的效果较好,双边活动也比较活跃,
让学生体验了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历史。讲授后播放歌曲《我是一个兵》(敌人胆敢侵犯,坚决把它消灭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陶冶教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从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件的准备也比较充分。但我觉得在课堂上,我的思路被课件所牵,以至课堂显得程式化和有点被动。其实“多媒体手段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只要发挥它的长处为教学服务,但不要让自己被课件牵制”。这点,正是我这一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同时,为提高提问有效性努力做到:求异设问,变中求新;浅处深问,静中得疑;故设障碍,诱导思维;层层设问,步步深入;迂回设问,退中求进;创设矛盾,激起波澜;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精心安排,选择时机;频率数量,周密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