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三峡》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三峡》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3 16:04:43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19、三峡 (郦道元)
备课组:初一备课组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郁峰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
3、熟读成诵。
4、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
5、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6、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
2、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教学难点: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
本课题教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质疑,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教学流程:
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郦道元写的《三峡》
二、作者、作品介绍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人。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景录。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出示教学目标(用时不超过1分钟)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
3、熟读成诵。
四、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1、先听录音后,后朗读课文P130—13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阙( quē ) 嶂( zhàng ) 曦月( xī )
襄陵( xiāng ) 沿溯( sù ) 漱( shù )
素湍( tuān )绿潭
属引( zhǔ )绝 山献 ( yǎn )

五、互动交流(疏通文意)
一句一句进行加点字解释和句子翻译(详情看课件)
六、互动交流二(理清课文结构)
1、齐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七、板书和课堂小结(1到2分钟)

八、当堂训练(12分钟左右)
见练习卷
九、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1分钟)
1、抄写课文原文一遍,写在A本上;
2、完成课文的背诵。
十、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流程:
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
我们来继续学习沈复《三峡》。
二、出示教学目标(用时不超过1分钟)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
2、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三、互动交流一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①反衬了“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
②从侧面烘托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四、出示互动交流二
1、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他们已经相同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欢快喜悦)
2、找出一两处“动景”和“静景”相结合的语句,加以分析。

3、文中哪些地方读来激烈紧张,哪些地方平静舒缓,哪些地方悲寂凄凉?找出语句做适当分析。
(略)
五、板书和课堂小结(1到2分钟)
“七百里”——长
山 “略无阙处”——多 (“重”,“叠”,“隐蔽”——陡峭,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
“襄陵”“阻绝”——凶险
夏水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景色 仰视:绝 ……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三峡秋景:林,涧,猿啸,回声
秋 渔民船夫生活:(情境:悲寂、凄凉;联想:当地渔歌)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风光。
六、当堂训练(12分钟左右)
见练习卷
七、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1分钟)
背诵课文,翻译课文,积累实词解释。
八、教学后记

课件23张PPT。19.三峡郦道元第一教时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人。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景录。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作者、作品介绍 1、先听录音后,后朗读课文P130—13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阙( quē ) 嶂( zhàng ) 曦月( xī )
襄陵( xiāng ) 沿溯( sù ) 漱( shù )
素湍( tuān )绿潭
属引( zhǔ )绝 山献 ( yǎn )

自学指导曦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无 阙处。 自,在。 略,完全,全部。无,没有。阙,同“缺” 空缺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译: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半夜,看不见月亮。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自 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阳 互文幻灯片 27并提幻灯片 284、至于夏水襄 陵,沿 溯阻绝。 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译:(如果)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或,有。 宣,宣布。虽,即使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不以,不如。疾,快。至于,到了。 襄,上。 陵,山陵 。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 绝,断7、绝 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绝,极 。巘,山峰 。悬,悬挂。 漱,冲荡。 其,它们,指松柏。良,的确。 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峻、草盛。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6、春冬之时,则 素 湍绿潭,回清倒影时,季节。则,连词,不译。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 潭:潭水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并提幻灯片 2810、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故,所以 。 三声,几声,这里的“三”字是泛指。译: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9、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属(zhǔ),连续 。引,延长。响,回声。
转,通假字,同“啭” 声音曲折。绝,消失。译: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 涧 肃,初,刚刚。 旦,早晨。 涧,山涧 。 肃,寂静。译: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互文幻灯片 27齐读课文,思考:
作者通过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秋天的景色。理清课文结构。根据以上结构,尝试着背诵课文,分段背诵,看看谁的记忆力好?修辞——互文互文——两个(三个)语句内容相互揉杂,彼此隐含,理解时,要上下文应并成一句。
如:
重岩叠嶂——重叠岩嶂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
林寒涧肃——林涧寒肃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
幻灯片 6 幻灯片 20修辞——并提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幻灯片 6 幻灯片 1515.三峡郦道元第二教时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长)(多)(陡峭、高峻)(高峻、狭窄)夏水的迅猛铺垫“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凶险)(迅疾)对比山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 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 视白浪、绿潭、青山、花草色彩艳丽“清” “荣” “峻” “茂”一字一景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晴初霜旦林、涧、猿啸、回声悲寂、凄凉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5、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①反衬了“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
②从侧面烘托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夏 、春冬、秋1、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它们意境相同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欢快喜悦2、找出一两处“动景”和“静景”相结合的语句,加以分析。 “山” “绿潭” “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水” “素湍” “回清”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静动3、文中哪些地方读来激烈紧张,哪些地方平静舒缓,哪些地方悲寂凄凉?找出语句做适当分析。 “七百里”—— 长
“略无阙处”—— 多 (“重、叠、隐蔽”—陡峭,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
“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 ……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三峡秋景:林,涧,猿啸,回声
渔民船夫生活:(情境:悲寂、凄凉;联想:当地渔歌) 山夏水春冬景色秋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风光。今日三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