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7课
解放战争
【重要考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大决战(三大战役),《中国土地法大纲》,北平和谈,渡江作战,攻占南京。21·cn·jy·com
【复习目标】从阶级对立和蒋、美立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内战爆发的必然性,结合必修二分析国民党内战失败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结构整理】
一、战前斗争
1、事件: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签政协协议)
2、焦点:和平、民主
3、特点:政治斗争为主
4、结果:协议被毁
5、意义:人民争得主动,使国民党政治上孤立
二、战争爆发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必然性:阶级立场;蒋“假和平、真内战”;美“扶蒋反共”
三、战争进程
1、(国民党)全面进攻
前八个月,(中共)运动战歼敌七十多万
2、(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7年春夏,(中共)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进攻
3、(中共)战略反攻
1947.年6月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其他战场纷纷反攻,收复失地
4、(双方)大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四、革命胜利
1、标志: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2、原因:中共(争和平、土改等)得民心、战略正确;国民党(内战独裁、掠夺)失去民心;
3、意义:中国获得新生(独立自主);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1cnjy.com
【课堂练习】
1.(2010年山东聊城模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史史实应该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重庆政协
d. 北平和谈
2.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山东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 )
a.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d.是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 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2010福建莆田一中模拟)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5、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www.21-cn-jy.com
a.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b.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
c.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
d.国民党统治区内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6、毛泽东诗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若有请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是在2·1·c·n·j·y
a、重庆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7、上题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毛泽东当时怎样的革命思想?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以少胜多
c、游击战争
d、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打
8、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9、南京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其中包括
①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②英法联军的抢掠烧杀
③日本屠城
④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起于1919年,历时30年
②全程都有共产党直接领导
③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④无产阶级是革命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阅读下列材料: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勘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定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蒋介石1949年元旦《新年文告》
请回答:
(1)“政治纲领”和“勘乱”分别是指什么?“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
21教育网
(2)蒋介石提出的所谓“和议”的条件要害是什么?
(3)根据当时形势分析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
第17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a
b
a
c
d
c
答案:(1)“政治商谈”: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勘乱”指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时局: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反动军队正在进行大决战。
(2)要害:保存旧宪法,保留反动军队。
(3)目的:获得喘息时间。保存反动力量,维护反动统治,以待反扑。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