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本课学习目标】
利用教科书与相关的图片、影像等资料了解中国近代的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以及习俗风尚的变迁的基本史实,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并积极与同学合作交流,以拓展其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归纳、分析中国近现代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和发展特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21·世纪
教育网
通过思考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巨大变迁的原因所在,培养学生站在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认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并能透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认识到开放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本课内容概览】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特征。
难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指导学生在课前寻找近代服饰与建筑的相关图片,并预习本课。
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展现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演变情况。
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归纳物质生活变迁,并通过变迁情况展开讨论,总结出变迁的总体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变迁的原因所在。
指导学生课后寻找相关资料,展开探究学习。
【知识点拨】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背景与内容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21cnjy.com
内容:物质生活的变迁包括“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指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www.21-cn-jy.com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服饰的作用及其变化的阶段性
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之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2·1·c·n·j·y
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中国四大菜系
中国四大菜系及形成的原因
中国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形成的原因: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活跃为各地饮食文化交流融会提供了条件
中国居室建筑的演进
掌握居室建筑演进的过程和特征。
背景:近代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不仅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发生着巨大变革,连习俗与风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潮流。
特点:既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一批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习俗改良后的新习俗,这种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同存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局面。www-2-1-cnjy-com
概括认识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2-1-c-n-j-y
概括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来源:21cnj
y.co
m】
【师生互动一二三】
师生互动一:服饰展示会
师:(课前要求学生查找中国典型服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打出各种图片,包括旗袍、马褂、中山装、西装、连衣裙等)哪些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这些服装分别叫什么?【出处:21教育名师】
生:(略)
师:那么这些服装分别是什么人穿的,它们大都流行于什么时候呢?我们请几位服饰专家给我们介绍。
生甲: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研究清代社会文化的专家。清朝的服饰为了和前朝的服饰相区别,乾隆在位期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冠服制度。男子的服饰主要是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展示图片)汉族妇女的服饰还是沿袭了明代妇女的服饰,主要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展示图片)。而满族妇女身着的是旗袍,袍子宽大,腰平直,束身、裹腿,裙长至足,宽松式,多重镶滚。(展示图片)【版权所有:21教育】
师: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代服饰有着明显的等级制度,男子主要是长袍马褂,妇女分为汉族身着上衣下裙,而满族妇女身着的是旗袍。可是当时的旗袍和我们现在的旗袍又不大一样,这是为什么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生乙:这个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吧。旗袍的发展经历了清代的旗、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最早就是旗人妇女所穿着的长袍,一般都是很宽袍大袖的(展示图片)。然后到了民国时期,这种长袍式的旗袍开始有了改变,它开始注重女性的曲线美,袍身的长度变短,袖子也变短了,并且大量借鉴了当时西方服饰的制作工艺,并且在这一时期旗袍已经不再是身份的代表,成为一种平民的服饰。(展示图片)而如今的时装旗袍则是适应时代要求,方便女性的穿着而进行设计的,加入了大量的流行元素,紧跟时代潮流,并且在面料的选择方面,更加的多样化。(展示图片)21
cnjy
com
师:刚才介绍的都是关于当时女性方面的服饰,当时的男性穿着的是什么呢?
生丙:当时西装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了。男子们可以穿西装了。现在我们认为穿西装是身份的标志,但是如果你追溯西装的历史,你会发现西装最初只是西方渔民的工作服。后来经过百余年的演变,成为当时西方上流社会的服饰,它是由上下两件组成的,上衣下裤须用相同面料制作构成套装,西服内着马甲,马甲内穿白衬衫,在西服胸口那以白色衬衫为背景的三角区域里,须系上一条漂亮得体的领带作点缀,这就是当时西装最经典的穿着方式。说到中国人穿西装,这就要提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列强进入中国,他们身穿的就是西装,开始将西装引入中国,后来清政府派留学生外出,他们回来之后也身着着西装,因此使得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西装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然后一直沿留至今。
生丁:当时中国人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中山装。中山装是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国男用套装。关于中山装是怎么来的,现在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是参照日本学生装,有的人认为是借鉴了日本的士官服,还有认为是根据南洋的“企业文装”改进而来。总之,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上衣为立领 、前门襟 、9粒明扣 ,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展示图片)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 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展示图片)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 :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 ,各有袋盖及 1 粒明扣 ,上为平贴袋 ,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 ;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厘米的插笔口 。(展示图片)由于它外形美观大方,既可以作为礼服,又可以作为日常便服,很受群众欢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曾经将它作为国服,在举行重大会议和迎接外宾的时候都身着中山装。
师:通过刚才四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中国近现代的服饰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不能一一介绍,其他的服饰种类就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了解。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服饰在百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呢?
生甲:我认为是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开始发生了转变,他们需要更加美观的服饰。
生乙:我觉得服饰的变化也说明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满足于最早的只穿暖的要求,向美观、大方、得体、舒适转变。
师:很好。服饰的变化是随着时代而进行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时代特殊的服饰。
师生互动二:
移风易俗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或寻访长者,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师: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它的风俗也很多,各地的风俗还各不相同,有些风俗被流传下来,有些风俗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就废除了,或者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知道的风俗习惯,你们知道有哪些风俗吗?
生甲:我听我奶奶说以前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过年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大门或楹柱上贴上一副春联,除了春联之外,家家户户还要在家里贴上崭新的年画,因为据说年画可以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利。
生乙:我也知道一些和新年有关的习俗,比如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不能够把家里的垃圾扔出去,会把家里的好运扔出去,而且在新年里不能动刀的。而且在大年初一只能吃冷食,不能够生火做饭的。21
cnjy
com
师:刚才两位同学介绍了有关新年方面的习俗,有没有其他的?
生丙:以前不像现在是一夫一妻制,是一夫多妻制,而且当时还有“童养媳”、“娃娃亲”,甚至近亲结婚。男女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关键是属相合,八字和。双方家长中意后,议日举行订婚仪式,俗叫换书。男女均无择偶的自主权,一切由家长包办,订婚之日,男家宴席招待女方来人和媒人,双方交换写名字和生辰八字的庚帖,并互相赠送订婚礼品。
生丁:我看书上说以前人死了之后,都是进行木棺土葬的。而且人死后,不是立即下葬,而是要迎门停放尸体,谓之“寿终正寝”。对死者进行剃头、擦身。由孝男、孝女哭至本姓祠堂或大路旁谓之“报庙’,派人向亲朋报丧。装入棺木叫“入殓’,埋葬叫“出殡”或“下葬”。送葬时,由嫡传长子或嫡孙子执引魂幡举哀为前导,一孝子捧灵牌,一孝子抱捞盆跟随。家族晚辈披麻穿孝,手持哭棍,随灵痛哭。下葬后,培土加实,堆成椭圆形坟丘,然后将哭棍插于坟前。祭祀日期为“一七”到“五七“(每七,连天数为七天)、百日、周年(也称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也称三年)。五七、百日、三年为“大期”。三周年时,主家要设宴待客,由哀变喜。
生戊:还有就是以前的女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必须要用布帛把她们的脚给缠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女子不缠足的话,不但会被人耻笑,而且也嫁不出去。
……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很多种的旧风俗,那么这些旧风俗现在的命运究竟如何了呢?
生甲:新年的风俗中,有一些风俗还保留下来,比较贴春联,在有的地方还有,但贴年画的已经比较少了。而且在新年里不能扔垃圾,不能动刀,以及在大年初仪一不能用火的风俗基本上都被遗弃了,但在有的地方还是在继续。
生乙:关于结婚的风俗,首先,是改变了以前的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制,同时禁止订立“娃娃亲”、“童养媳”,以及禁止近亲结婚,并且实行恋爱自由。
生丙:关于丧葬的风俗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取消了原来的土葬,改为火葬,而且葬礼的形式也逐渐简化。
生丁:缠足制度在民国时期就被废除,与此同时,一些与女子有关的不公正的风俗也被取消。
师:很好,除此之外还有剪辫易服、破除神权、反对迷信、握手等风俗发生改变。总体来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风俗正经历着新旧并存的时期,一些与时代发展无关或者阻碍时代发展的旧风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健康、更为文明的新风俗。
【课堂跟踪反馈】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
(
)
A.旗袍
B.
连衣裙
C.
上衣下裙
D.
长袍
2.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干部服”的是下列哪种服饰
(
)
A.
西装
B.
列宁装
C.
制服装
D.
中山装
3.
下面不属于民国时期变化的风俗是
(
)
A.
剪辫
B.
火葬
C.
放足
D.
握手
4.
“四合院”一般是哪一地区的典型民居
(
)
A.
上海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两广地区
5.
“恋爱自由”出现在
(
)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
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
)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
中西餐并行于世
C.
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
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8.
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
材料解析题
“我7岁的时候,(一个妇女向普鲁伊特说),我的妈妈给我洗过脚后擦上些明矾,剪去脚指甲,然后把我的几个脚趾压到脚掌心,用一尺长二寸宽的布裹住,先裹右脚,后裹左脚。……过了几个月,除大拇趾外,几个趾头都压在脚心上了……妈妈打开裹脚布,擦干脚上流出的浓血。她说,只有把肉去掉,我的脚才能变得娇小可爱……每两个星期给我换双新鞋,每次新鞋都比前一双旧鞋小一两分。……四个脚趾弯得像死毛毛虫一样,过了两年才达到三寸的模式……我的小腿细了,两只脚背拱起,又难看又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21教育网
看完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风俗?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被改变?
2、
这项风俗给女性带来了哪些消极的影响?
3、
为什么这一时期,这项风俗会发生改变?
4、
除了这项风俗外,请你再举出几个与女性有关的风俗变化。(至少两项)
(三)
问答题
通过本课学习,请你简单概述一下近代以来,为什么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学习探究举例】
看菜谱,学做一道西式菜肴,然后品尝,记录下它的和我国的传统菜肴在选材、制作、口感等方面有何不同,谈谈你更喜欢哪一种菜肴。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